小谷围岛再现东汉砖室墓(图)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昨天在考古现场向记者通报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位于广州小谷围岛西北部的北亭村山坟头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现场遗迹证明该墓早在唐代和明清时期两次被盗。该墓挖掘出随葬器物61件(套),主要有陶器、珠饰、银器、铜器、铁器等,其中陶船、牛车等模型明器为历年考古发掘少见。从墓室的规格和陪葬品推断,该墓地为东汉时期的百姓墓。

  文/记者黄丹彤

  山坟头:

  迄今发现10座东汉古墓群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透露,此前在山坟头西南坡发现了汉代建筑遗迹。考古学家初步勘探,在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的山坟头山岗至今共发现10座东汉古墓群。目前正在申报把该地作为东汉古墓葬保护区,对该山岗的古墓挖掘完毕之后,将先做回填原址保护处理,将来有望进行集中原址展示。

  北亭村位于小谷围岛的西北部,北临官洲主航道,南部为丘陵,西北为冲积平原、西南为水田。山坟头又称山文头,位于北亭村的中部,周边有民居,西、南为北亭大街,东北为青云里,东临云程大街,北望珠江。平面为一座近椭圆形的小山岗,岗顶较平,最高点海拔高度为23.8米,山岗西坡和北坡陡峭,南坡和东坡较缓。山岗上靠近东汉砖室墓旁边有一株百年老榕树。

  墓室:

  唐代和明清时期两次被盗

  本次发掘的东汉砖室墓为东西向,坐西朝东的“十”字型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耳室、后室构成。墓室惨遭盗扰,后室后中部的填土内发现有青花瓷碗碎片,后室前中部的填土内近墓底处还发现有唐代青釉罐底碎片等,说明该墓早在唐代和明清时期两次被盗。现又被村民建房施工挖毁多半,仅剩西北角的小部分券顶,南部大半被毁。其墓口总长为9.20 米﹙不包括墓道部分﹚, 宽为6.45 米,口至底深度约2.50 米。砖室内长8.30米,宽为5.60米﹙包括耳室﹚,室内面积约40平方米。

  墓道:位于甬道的前端东北部。为东西向长方形斜坡式墓道,上部被毁,仅剩靠近甬道近底的一小部分;甬道:位于前室的东中部,西端与墓道相接处未见封门。为长方形直券顶结构,顶部被毁无存,仅剩近底的3层壁砖。其甬道坑口纵长1.30米、横宽2.30米、仅深1.75米。砖室内长1.33米、宽1.45米、 残高0.40米。两壁均为双隅砖纵横相叠错缝平砌。底有顺向错缝铺地砖,低于前室0.25米。

  前室:位于甬道和后室之间。为近方形的穹窿顶,顶部被毁,残存西北角的极少部分券砖。前室坑口长3.60米、宽3.50米、深 1.95米。砖室内长2.60米、宽2.60米、残高1.5米。壁高0.75米起券,券顶被毁,残高为1.90米。券顶是用长方形砖加梯形砖横向收分叠砌的圆形穹窿顶。墓壁为双隅砖错缝平砌,底砖为对角十字形分格的错缝平铺。底部高于甬道铺地砖面0.20米。

  城市东南扩展

  “番”字铭文砖作见证

  该墓出土随葬器物61件(套)。其中陶船、牛车等模型明器为历年考古发掘少见。墓壁砖侧模印的装饰花纹颇为精美,而且一块砖面上还可辨认出“X

  番”字刻写砖文,其中“X”字已经毁坏,遗下“番”字。而在拱形的墓壁侧墙砖上,还可见有“百”字刻写砖文。相隔几个砖头,便可见到对三角形、波浪形状的雕刻花纹砖,用工十分认真。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发现的砖室墓不同的是,该墓甬道上实际是一口边长1米的渗井。张强禄解释,这口位于墓前入口的渗井,既可以起到甬道作用,又用来渗水使得墓葬周边保持干燥。

  “‘番’字刻写砖文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的发现,至少在东汉阶段,地处广州东南隅的小谷围岛,已经是当时番禺城的重要墓葬分布区。汉武帝平南越后,社会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墓葬分布区也随着便捷的水路交通往南、往东南扩展延伸。”张强禄做出了初步的判断。

  史料记载,五代南汉国皇帝曾在此修御苑(今昌华市即南汉的昌华苑所在地)和陵区,后来又在村子附近的山岗上建哨所,后以“亭”命名,至今仍然保持古人留下的地名:村在亭南称为南亭,村在亭北称为北亭。

  相关

  链接

  山坟头为东汉古墓埋葬区,早在1982年番禺县文物普查时就已发现,番禺县文物志中有著录。2003年7月,在该岗东南坡地上发现一座大型的东汉墓,由2个双穹窿顶的多室墓并列相连构成,平面形状呈“井”字形。墓室结构比较复杂,分别由墓道、甬道、前室及侧室、过道、后室及侧室等组成,属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一次建成的同坟异穴合葬墓。两个前室的侧室并连相通,形制颇为罕见。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东汉砖室墓,发掘完毕后已原址回填保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