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冶货十齐化博山刀探源
北京 海泉
刀币是战国中晚期时的一种较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其品类较多,论国属,主要有齐刀、赵刀、燕刀,还有就是夹在齐、赵、燕之间的中山国中山刀。博山刀是战国晚期的另一种货币,其面文为燕制,即有一个“方折明”符号,而背文则是齐制,多有莒(jǔ)或齐字,且多出土于齐地。为此,钱币界多认为是燕侵齐之后,由莒地齐人所铸。之所以称博山刀,是因为它最早在清朝中期的嘉庆年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博山地区的香峪村,背文多样,一时又难以辨认,故以“博山刀”而名。
博山刀也称齐明刀,在华光普先生《中国古钱下集》(甲)第97-102页刊有多枚拓样,因其数量稀少,均标为二级,属珍稀币种。据今所见,这种刀币的背文都有二到四个字,篆书字体,按孙仲汇先生考证,钱文多为正书,个别也有如“化”字反书,或后两个字合书,这都是由匠人随意所为之。钱文有齐化、莒冶货、莒冶法化、莒冶法货、莒冶齐化、齐化共金节,还有莒冶得、莒冶安、莒冶丙、成白、白人货等等,个别也有仅一个“十”字,也发现有“十齐化”字。从刀形上来看,多为平首斜刃形,也有尖首,腰部轻缓不一。钱背文所涉及的地名,发现至少有七处之多。这么多品种,是否都铸于同期、同地?或进一步说是否都铸于公元前284-公元前279年,是否都铸于莒地,仍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对博山刀上的“方折明”(??),有说是仿燕刀的“圆弧明”(??),基于此才称为燕制。有人认为“圆弧明”也非为“明”字,而应读“易”,是因为燕在桓公时(公元前372-公元前362年),其都城在易(今河北省易县高陌村),是为燕国下都城的城址;但也有的说“易”表示燕易王时的铸币;还有的把它释为“匽”,将燕明刀称之为“匽刀”。而多数泉家认为,把博山刀称之为“齐明”比较确切,而不能称之为“莒刀”,因为按《后汉书•赵彦传》云,莒地有五阳:安阳、城阳、武阳、开阳、南阳,过去曾把安阳刀称之为“莒刀”,此若再称莒刀,就容易搞糊涂了。如有的一定要把“莒”字挂上,则称之为“齐莒刀”,但很少这样称之。
齐明刀也即博山刀的铸制,史料未载。关于它的铸制时间和地点,多认为,是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派乐毅为大将,联合秦、楚、三晋等五国合纵成齐,以雪前耻。燕打败齐军攻占七十余座城池之后,唯莒和即墨两地未能攻下,持续了六年时间,直至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后来齐人收复了失地,燕军撤出了所占领土。这期间,莒地之齐人为与燕占区换取生产生活物资乃造此币,这也是钱币学者汪庆正先生的观点。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4)周祥先生对齐明刀曾有过专门研究,也认为齐明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齐人为便于与燕人进行商贸活动所铸的货币。另外,还有人认为,齐人铸这种钱币,可能是作为与燕“军市”(军队中所设的贸易场所)进行交易用。不过,这些都是各执一说而已,并无史证。据考察发现,铸这种钱币不仅只限于莒地,在即墨和其他较远之地也有这种钱币的陶范出土。并且发现,博山刀的面文似也不都是“方折明”符号,如钱币学家汤可可先生在《中国钱币文化》一书第261页所示的一枚背文为“莒冶齐化”的博山刀,面文呈“??”状,近于燕明刀;笔者也藏有一枚面文呈“??”状、背文为“井白+”的博山刀,长127毫米,厚2.2毫米,刀身宽16毫米,重25.93克,改变了博山刀必为“方折明”的传统认识。
笔者这里所展示的两枚博山刀,其背文,一为“莒冶货”;另一为“十齐化”,币长皆为134毫米,刀身外缘厚2.毫米,身宽16毫米,重分别为17.22克和15.91克,钱体虽显轻落,但铸工、品相均佳,尤其锈色、包浆极为自然,漆生坑,具有层次感,实乃真品无疑。从形制即钱文书写风格分析,该二品似为同地、同期所铸,仅是钱文不同而已,为笔者早年购于同一钱商之手。细观之,刀币面文那个方折明其大小和圆圈并不相等,上下位置也不完全固定,一般多偏下,有的甚至在极下端,偏上未见。刀币正、背钱文由于不是用母钱作钱范,而是由制钱工匠在泥范上随意刻写,烧成陶范后再行铸钱。钱文“莒冶货”其意可释为由莒地冶铸的货币;而钱文“十齐化”更接近于齐刀钱文的解释。有专家认为,从铸钱用陶范出土分布情况看,这种钱可能不都是由莒地齐人所铸。
如今,古钱币收藏大军数以万计,而博山刀的存世量又极为稀少,可能有的古钱币爱好者终生收藏都未能集得一枚博山刀。昔日大收藏家张叔驯集得一枚“齐化共金”(共今意为与齐刀币克同样流通使用),方药雨集得一枚“齐化”博山刀,就已在钱币界闹得沸沸扬扬了。稀有钱币的收藏,不仅讲实力,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还要讲一点缘分和运气,不过,若苦苦追求还是会成功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