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发现国宝级文物 南宋徐谓礼文书记录30年官场
17卷南宋文书,经过长达800年的岁月,奇迹般地保存至今并重见天日。经过一年多的专案侦查,武义“南宋徐谓礼墓”特大系列盗墓案被侦破,成功追回国家一级文物――南宋徐谓礼17卷文书和3卷空白纸。
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介绍,徐谓礼文书是我国近代史学创立以来首次从墓葬中发现的宋代文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南宋中级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任职、从低级到中级升迁及政务的全过程。其中涉及中央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反映南宋中后期政治面貌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占文书约80%的“录白印纸”,学界此前从未发现,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堪称国宝。
根据出土的《徐谓礼圹志》残文记载,徐谓礼出生于公元1202年,卒于1254年,与南宋大奸臣贾似道同时代,还和贾似道有点姻亲关系。徐谓礼并不出名,关于他生平事迹的存世资料极少。但他出身名门,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父亲徐邦宪。徐邦宪,字文子,光宗绍熙四年(1193)参加科举考试,为礼部第一名,即省元,当过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宋史》有传。不仅他的父亲,徐谓礼的不少亲戚都很有名气。根据《武川徐学氏宗谱》记载,他的舅父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而他的夫人则是南宋名臣林大中的曾孙女。
徐谓礼有一个好爹,所以他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靠着父亲的名望出仕,但官阶一直不算高。根据文书的记载,他从承务郎(从九品)开始,30年间共升迁12次,官至朝散大夫(从六品),一生共3次因政绩出众而被破格提拔。据文书记载,徐谓礼当年还为贾似道作过保,但从他的职位看,贾似道似乎并没有提携他。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向我们介绍说,徐谓礼文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录白告身”、“录白敕黄”与“录白印纸”,完整记录了徐谓礼入仕后12次、历时30多年的仕宦、转官经历。
宋代官制,确定官员身份的基本要素有两个,“阶官”和“差遣”。标志其官位级别高低的名号称“阶官”,确定他们实际掌管事务的职位称“差遣”。“阶官”就如现代的科级、处级,“差遣”就好比现在的科长、局长。
“告身”,就是官员阶官的“任命状”,由三省宰执签署。官员差遣的任命则由尚书省签发,用黄色绫纸书写,因此称为“敕黄”。
而“印纸”则相当于现代官员的“考核表格”。官员上任时,上级部门颁发一张印纸,凡官员任内的考核内容(称为“考课”),都由相关部门记录在印纸上,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
“录白”是抄件的意思,所以徐谓礼文书其实并非原件。出于上交有关部门或官员本人存底等需要,宋代规定须由合法的书铺来抄录“告身”、“敕黄”与“印纸”这些官文书的副本,称“录白”。书铺抄录后需在录白上加盖签章,以示负责。有关部门经校对原件,就可以将“录白”视为有效副本。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发现档案、文书等当时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是最重要的,著名的里耶秦简、敦煌文书都是原始资料,客观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徐谓礼文书的意义也在于此,它为我们研究南宋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献资料,其价值不言而喻。
据介绍,早在2005年4月,犯罪嫌疑人王某到武义县熟溪街道胡处村龙王山挖竹笋时,发现山上有一古墓,便找来同伙盗墓,盗得的砚台、印章等部分文物已变卖,但徐谓礼文书直到2011年才敢拿出来卖,叫价80万元,随即被武义县博物馆原馆长董三军发现并通知武义县公安局。今年7月,专案组侦破此案并将17卷文书悉数追回,还侦破了其他20余起发生在金华、丽水两市的盗掘宋元、两晋时期古墓葬案件,抓获了12名犯罪嫌疑人。今年4月至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徐谓礼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纸张不易保存,且在墓中近800年,期间又经历盗墓者偷盗、倒卖,为何保存完好、字迹清晰?郑嘉励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首先是古墓密封性极好,棺内物品得到了很好保存,其次是卷好的文书外封了一层蜡。加上盗墓者为了卖个好价钱,一直妥善保存,使得文书基本没有损坏。
17卷文书,30年官场生涯,昔日的主角虽已消失无影,但却让我们循着他留下的清晰字迹,穿越800年,回到南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