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博物馆形成完整格局

  (记者 李君娜 许光耀)隔江相望的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于国庆正式开馆,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名片”。两馆填补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的空白,也使上海的艺术博物馆系列形成完整的格局:即上海博物馆展示古代艺术,中华艺术宫展示近现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当代艺术。

  其中,中华艺术宫是具有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为基本职能的艺术博物馆。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同为公益性、学术性的机构。中华艺术宫选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国馆改造成艺术场馆后,在规模、配置上将接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等国际著名艺术博物馆。其改造原则上尽可能利用现有中国馆的基础设施和空间形态,秉承“勤俭、实用、可持续”的世博经验。改建完成后,中华艺术宫将成为总建筑面积16.6855万平方米的艺术博物馆,展示面积相比世博会中国馆增加0.9万平方米,达6.4万平方米,拥有阳光展厅、专题展厅、“名家馆”等27个展厅以及影视报告厅、公共艺术图书馆等功能设施。这将为上海乃至全国近现代艺术精品提供充足、优质的展示空间,也为吸引世界名作、国内名家巡回展示创造更多有利机遇和优越条件。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以收藏、展示和陈列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为主,同时积极开展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专业研究和普及教育等活动。2012年开馆之后,该馆还将成为“上海双年展”的主展场,为专业人士和广大公众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艺术服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选址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城市未来馆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昭示着浦江两岸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和文化创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改建工程充分尊重这一工业遗存的精神风貌,适当调整内部空间,以满足当代艺术典藏、研究、展陈、教育等功能需求。改建后,其建筑面积将增加至41200平方米,展陈面积也由改造前的9000平方米增加到15000平方米,拥有12个展厅。

  据悉,两馆的运营模式将借鉴国外艺术博物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在现有体制上尝试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理事会决策、学术委员会审核、馆长执行、基金会支持的模式。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