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珍藏笔洗是北宋瓷器

潮州市民肖可福珍藏的汝窑笔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潮州市民肖可福珍藏的汝窑笔洗

  本报讯 据《潮州日报》报道,日前,文物鉴定专家潘深亮、刘静、黄秀纯到潮州鉴宝,凤城掀起了一股鉴宝赏宝热潮,一些难得一见的藏品相继浮出水面,市民肖可福收藏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这件被文物鉴定专家鉴定为北宋汝窑烧造的瓷器,还在该市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珍藏汝窑瓷15年

  近日,肖可福展示了这件高3.1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7.6厘米的“顶级”藏品。它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用来盛水洗笔。从外观看,笔洗敞口,浅腹,平底,造型精巧,呈现粉青色釉,釉面柔和莹润,外壁形状仿竹节,中间加饰一道凸起弦纹环箍,底部则有三个细小的支钉痕,保存完整。

  肖可福说,得到这稀世珍品是在15年前。当时,他和朋友前往新疆旅游,一个亲戚接待了他们。这个亲戚热衷收藏玉器,他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几件精美古陶瓷供肖可福等人赏玩,这件当时被视为“年代不详”的汝窑竹节洗就在其中。

  初遇“宝贝”一见钟情

  看到这件瓷器的第一眼,肖可福就被深深吸引,一直“爱不释手”,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虽然当时他玩瓷器还只短短的几年时间,时不时还会“看走眼”,更未曾见过真正的汝窑瓷,但直觉告诉他,这件“釉层温润如玉,光泽自然古朴”的小瓷器应该是件宝贝,有较高收藏价值。

  难得遇到一“心头好”,肖可福自然迫不及待地向这位亲戚表达了购买的意愿。亲戚起初并不舍得,后来见他着实喜爱,最终才答应忍疼割爱,以2万元转让给他。

  不过尽管如愿获得心爱之物,15年来肖可福还是心存遗憾,这件宝物看似汝窑瓷器,但他又拿捏不准,这一切就像一个解不开谜团,不时困惑着他。

  于是,平日闲来无事时,他总会将“宝贝”小心翼翼取出,放在家中的高倍放大镜下仔细琢磨,偶有相熟的收藏爱好者来访,他也会拿出与大家分享讨论,只是无论如何交流,谁也无法判断出瓷器的准确年代。

  鉴定为北宋汝窑精品

  这回获悉资深鉴宝专家来潮,肖可福满怀期待地将瓷器送到了鉴宝活动现场,请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黄秀纯老师帮忙鉴定。通过对器型、釉层、支钉烧、胎骨,开片的仔细分析,黄秀纯老师判断这件瓷器是目前存世量极少的北宋汝窑瓷,而且是北宋汝窑的上乘之作。“北宋汝窑瓷器本来存世量就少,拥有如此精湛的制作工艺就更是难得了”,黄秀纯老师认为,这件制作精湛、工艺繁缛的瓷器是北宋汝窑弥足珍贵,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链接

  汝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以烧制青瓷闻名,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故名。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又与同期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合称“宋代五大名窑”。由于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烧造时间短暂,传世汝窑瓷器并不多,据相关新闻报道,传世的真品汝瓷已不足百件,且绝大部分都为博物馆所收藏,只有少数私人收藏者拥有。

  由于存世量稀少,汝窑瓷器也成稀世珍品。在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微博)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英国著名收藏家克拉克夫人收藏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就以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宋瓷世界拍卖纪录,给收藏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当之无愧成为了拍卖会上最受瞩目的亮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