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国庆正式开放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内车马坑-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内车马坑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建设,无疑是荆州人今年关注的焦点。

  自今年五一期间试开放后,这里的建设紧锣密鼓。与4个月前相比,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荆州博物馆副馆长、熊家冢遗址博物馆筹备小组组长刘德银介绍,目前除车马坑展示大厅已基本完工,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地貌修复、停车场、入口广场、主轴步道、遗址围墙等景观工程,均可在10 月1 日前完成。

  在所有可参观的景点中,车马坑将是游客的参观亮点。据了解,车马坑外墙所采用的装饰材料,和西安大明宫相同,造价高、环保性能好,外墙装修工作现已完成。内部空调、通风、监控、安防、消防等几大系统也安装完毕。

  车马坑展厅顶部已种植草坪,可有效保护坑内温度,也起到了美观作用。同时,在车马坑的西侧有一个步行梯,游客上到展厅顶后,可鸟瞰熊家冢遗址博物馆的全貌。

  刘德银介绍,熊家冢遗址博物馆票价为100元每人,暂时没有划分成人票和儿童票,特殊人群可能会免费。

  昨天,记者还来到熊家冢遗址博物馆,为您提前打探这里的建设情况。记者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车马坑的外观是土黄色,与地面颜色接近,而展厅顶部种了草皮,感觉就像一片草地,车马坑展厅就像“藏”在草地下,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

  楚国故都,古冢栉比。荆州熊家冢楚王陵,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楚墓。

  经数年建设,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已初具形态,并在今年“五一”试开放,吸引数万市民参观。近日传出熊家冢将于“十一”正式对外开放的消息,本报记者昨前往探访,一睹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新容。

  进入遗址公园右转,绿树成荫。徒步百余米,可见一片湿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建造木桥,水上主题公园初具雏形。

  沿着生态景观步道前行,登上绿草茵茵的主冢俯瞰,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殉葬坑、祭祀坑,与生态景观林交相辉映,让人忍不住遐想,当年楚王是如何带领子民筚路蓝缕,开拓荆楚;眺望远方,农田层次分明,河湾如镜,还有几处人家隐没在绿树丛中,更添生气。

  再看主冢脚下,原先的车马坑展厅旧貌换新颜,该展厅外墙已装饰了土黄色的环保建材,近万平方米的展厅顶部,还种上了草皮,已与遗址公园环境融为一体。工作人员称,这种设计不仅美化景观,还可调节车马坑内的温湿度。

  进入展厅,不少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装潢。展厅分为3个部分,序厅用于车马坑遗迹的数字化演示,采用三维动画等方式再现发掘过程。穿过序厅进入参观通道,试开放时的铁皮地面已换成玻璃。透过通道两侧玻璃看去,1号坑164匹马、43乘车,尽入眼底,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怀古之情,不忍离去。在展厅末段,游人还可现场观摩考古发掘场景。

  据了解,熊家冢遗址博物馆采取“边发掘、边保护、边开放”原则,目前所完成的车马坑展厅仅仅是规划的一部分。在不久的将来,殉葬墓展示区、主冢展示区、文物陈列馆以及湿地景观、游客服务中心,也将会一一呈现。届时,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将能带我们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楚国,再现楚王陵园的完整格局。而我们,是游客,也是见证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