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洛庄汉王陵遗址公园落成 展出精美出土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洛庄汉墓出土的精美青铜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洛庄汉墓编钟是所有出土文物中最引人关注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王墓的模型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墓室和保护大厅,前方条状突起是殉葬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驷马王车仿真品十分精美,吸引了不少游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文物众多且精美异常。资料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4号陪葬坑内,出土90多具排列有序的动物骨骼。资料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清理文物。资料片

9月11日,章丘市洛庄汉王陵遗址公园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并免费对公众开放。遗址公园展出大批精美的出土文物,吸引了不少游客入园参观。

1999年,洛庄汉墓被发现。由于出土文物众多且精美异常、陵墓规格高等原因,被列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洛庄汉墓位于章丘市枣园街道洛庄村西。在1999年和2000年进行的洛庄汉墓考古发掘中,发现了30多座陪葬坑,出土了3000多件各类珍贵文物,特别是19件编钟、107件编磬和3辆驷马王车的发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在9号陪葬坑内出土的40件纯金马饰总重量达到600余克,在汉代马具的发现史上是最多的。

目前开放的部分是未来汉王陵博物馆的一部分,主要有文物展室以及主墓室和上方的保护大厅等结构。游客们欣赏着精美的古编钟、编磬和青铜器、陶器等文物,深深感受到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阅读 一桩神秘的金器买卖 让洛庄汉墓引发关注

作为济南市最重要的考古项目之一,洛庄汉墓价值之高在全国类似考古发掘中名列前茅。那么,2200年前的这座汉王陵是如何发现的?它的发掘对汉代考古和历史研究有着什么重要意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发现让它如此惊世?

推土机拱出青铜器

1998年夏天,济南市文物店来了一位农民,他要将2件纯金器卖给国营的文物店。当工作人员问起这位农民是哪里人时,他说是章丘市洛庄村人,并称这两件金器是在整理自己家院子时发现的。时任济南市文物店经理的崔明泉不惜重金买下了其中一件工艺好的,并立即汇报给了时任济南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的刘伯勤。刘伯勤随即派人火速前往洛庄村考察,结果发现,本属文物保护单位的洛庄汉墓,因为取土过甚,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于是就让当地政府加强管理,不许再在这里进行取土。

洛庄汉墓真正进行发掘,依然和人工取土有关。1999年6月26日中午,章丘市博物馆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时任章丘市博物馆馆长的宁荫堂拿起电话,得知洛庄汉墓因人工取土而发现了一批铜器,他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集合人马,十几分钟后就赶到了现场。此时,现场已经被派出所控制,翠绿色的一堆青铜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眼前的景象让宁荫堂惊呆了。

原来,某工程单位不顾有关禁令,擅自在古墓南侧用推土机挖土,一铲子下去就出来一批铜器。周围取土的群众看到挖出来这么多“宝贝”,就纷纷上前去抢,在场的一位觉悟较高的老农民马上给镇派出所打了举报电话。

一个月后,抢救性发掘工作在洛庄铺开。

惊世汉王陵曾经引发轰动

当年的考古发掘初步探明了墓葬的平面布局和规模,证明洛庄汉墓是目前发现的汉代诸侯王竖穴土坑墓中最大的一座。在陪葬坑中出土的保存完好、音色优美的双音编钟一套19件,石磬6组107件等140余件乐器,堪称汉代乐器之大观,是迄今为止集中出土古代乐器最多的一次。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还在4号坑中发现了一枚完整的2000多年前的鸡蛋,这是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完整的鸡蛋。

主墓室未发掘 墓主仍存争议

在陪葬坑和祭祀坑中,陆续发现了二十几枚封泥,它们成为解开墓主人身世之谜的关键。这些封泥上大多刻着吕大官印、吕大官承、吕内史印、吕大行印的字样,它肯定跟吕国有关系。

据史书记载,汉代被封的吕国只有一个,建于公元前187年。专家初步断定,墓主人应该是吕后的亲侄子、吕国国王吕台,但是,关于墓主人的身份仍然存在谜团。

在墓葬的陪葬坑中,也发现了刻有“齐大官印”等铭文的青铜器,有学者据此提出墓主人并不是吕台,而是齐国的一位诸侯王。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墓,主墓室尚未发掘,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