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观加:画到底是画心意

图片资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墨彩心意——丁观加山水画艺术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集中呈现了艺术家丁观加数十年的艺术创作成果。看过展览的人,无不为画家笔下水波潋滟、光影迷离的山水画创新之作而称奇叫绝。

  丁观加,1937年出生于长江口崇明岛,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师从傅抱石、吕斯百、陈之佛等名家,投身艺术创作已近一个甲子,曾任镇江中国画院副院长、院长20年。丁观加擅长山水画创作,尤擅山水合一、水光天色的诗化描绘。

  展览主题 “墨彩心意”,是对丁观加艺术风格及创作理念的高度概括。他曾说:“画画,画到底是画心意。”他深知中国画之文化精髓,追求中西融合的意境表达,以造景布局、笔墨皴法的不断变革,探求山水画创作的“意象理念”,在水墨之单纯中寻出五彩之斑斓。他敢于用色,把色彩当做墨来使用,墨与色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极大地增强水墨画的表现力。

  丁观加说:“一画起水,我便激动不已,好像她拥抱着我,画笔似在深情地抚慰着她。”在他笔下,山水相连的大气浑厚、渔歌唱晚的平静辽阔、江滩润泽的宁静质朴、星夜粼光的璀璨夺目,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和表现。

  “画水难于画山,丁观加却两者兼擅,既画出了‘智者乐水’,也画出了‘仁者乐山’。” 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指出,丁观加画水的作品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借鉴西法创造了直接画水的技巧,成功地描写江水与湖水的情态和风韵。二是既以传统笔触的干与湿、浓与淡的对比表现水面的反光,又以积墨、积色、泼墨、泼色、破墨、破色的结合描绘水面的风波与波光的闪耀。

  “丁观加把水画绝了,他画水纹的方法独树一帜,可称之为‘丁家纹’。”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力(微博)忠说。

  美术理论家马鸿增则用“丁家山水”一词描述其独具面目的山水画:“意境沉雄,气势磅礴,大气中透着灵气,混莽中透着清新。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前有‘米家山水’,现有‘丁家山水’,不负山川胜境之玄奥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