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雕塑中国再现百年历史
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雕塑展览。位于朝阳区育慧里3号的中央美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内,连日来一改往昔的安静,每天都会迎来上百人的参观者。“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都有。”展厅工作人员时贝贝介绍说。
名为“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的此次展览,将中央美院雕塑专业自建立以来的优秀雕塑家的400余件代表作品汇聚一堂,这也是央美雕塑专业自建立以来展品数量最多、优秀作品最集中、艺术水准最高的雕塑创作回顾展。
依据作品的不同风格,展品共分三大类型,从表现“历史经典”的欧洲古典写实主义,到注入个性后的“传承渐变”,再到“拓展转型”里的概念先锋。“撇开作 品,它的意义还在于全面梳理出国内近百年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展览艺委会副主任、中央美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说。此外,展厅还设有从“国立 北平艺专”到中央美术学院近百年历史的文献展。它们同样讲述着中国雕塑的成长史。
与先贤撞个满怀
似乎为了回 应百年历史的厚重,展览第一篇章即为“历史经典”。展厅里,一众中华名人济济一堂。圆厅北侧,举杯邀明月的李白,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等一字排开,或低 吟,或冲天;南侧则是清一色的民国饱学之士,意气风发的作家萧乾、慈眉善目的法学泰斗张友渔、徐步前行的弘一法师,他们与古代圣贤正凝望呼应,传承延续之 意一目了然。在两者之间还辟有一片专区,面人汤带来的数件“文化名人系列”作品里,有于右任、齐白石和徐悲鸿等书画界大腕儿。
此外,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批纪念碑式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十大建筑公共雕塑》则如实记录下那个侧重纪念性类雕塑作品的年代印迹。
接续起雕塑断代史
圆厅里居于正中央的立姿裸体男子《沉思》,无疑最为醒目。它系国内雕塑界先驱滑田友创作于1943年的一件作品。“除了其本身的稀缺外,更主要是它代表 着那个年代的欧洲古典写实主义。”孙伟介绍说:“以滑先生为代表的雕塑界前辈,留法期间融入这一流派并将之带回国内,可以说,这是中国雕塑的起点。”
在孙伟看来,个体展品的重要性要远远弱于透过整个展览,重新接续起近百年支离破碎的中国雕塑史的意义。“这就好比走得久了,不妨回头梳理一下曾经走过的 路,否则走偏了还浑然不觉。”此次展出作品的创作年代跨度近百年,从创作于近70年前的《沉思》,到85后女孩高蓉完成于今年的布面刺绣《站》,几乎囊括 了中国现代雕塑的整部发展史。
“以前都是从书本上看到对不同时期、不同雕塑风格作品的介绍,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一对应的实作,当然不会错过。”张明非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现在在宋庄拥有自己的雕塑工作室。
作品先锋与创作年龄无关
除了张明非这样的专业观众,更多的人冲着新奇而来。“有看着熟悉的人像,有瞅不明白的概念,咱图个热闹呗。”家住小关街道的王阿姨和老伴儿在楼上楼下两层展厅转了好几个来回。
让两位老人不解的是,与周边那些看不懂的概念风格不同,完全写实的《宋太祖》为何不待在“历史经典”,或者是“传承渐变”篇章,偏偏跑到了“拓展转型” 区域。“你别看这件作品的创作者田世信老先生虽年逾七旬,题材也属常规,但它传递出的观念却是实验性的。”孙伟介绍说,作品表层没有采取常规的玻璃钢或者 陶瓷处理,而是别出心裁选用了蛋壳。
一件名为《淋漓》的作品,将古代汉字篆刻进不锈钢里,总长近5米的它如水般环绕在展厅一角,“他想表达文化浸润的意味。”而运用LED及多种媒介的《在虚空中,他转向他的天使们》更是颠覆了传统雕塑学科的界限。
展览将展至12月31日,其间,还将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