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章成钱币收藏慢热派

大铜章成钱币收藏慢热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铜章成钱币收藏慢热派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微博)近日发行了一套中秋纪念大铜章。近年来,大铜章以其发行量少、制作工艺精良、收藏入门门槛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2006年至2009年的拍卖中,少数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大铜章曾拍出高于发行价几十倍的高价。

  南都记者在深圳书城的邮币卡交易市场看到,几乎每家钱币档口都有大铜章出售,而其中以“生肖类”最受买家欢迎,“生肖虎”作为生肖大铜章中的首发龙头品种,1998年发行3000枚,目前已从发行价110元上升到近万元。不过业内专家也建议,由于大铜章不是国家法定货币,目前制造大铜章的单位较多。一些工艺水准低的厂家制造的大铜章不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收藏爱好者一定要挑选信誉较好的金属工艺厂家制作的大铜章,如上海造币厂、沈阳造币厂、上海锦元黄金(1695.00,-10.60,-0.62%)饰品有限公司等。

  大铜章是当代钱币文化的一个窗口,从“币”中脱胎而来,两者最大的区别则在于“章”没有面值,而“币”有。一般大铜章通常由纯铜高压精制而成,直径从40毫米到150毫米不等。大铜章的题材通常相当广泛,有纪念类、庆典类、风景类、生肖类、艺术类、标志类等,发行量一般都很小,最多发行量才5万枚,最少的也不过数十枚。在近年的几次拍卖中,大铜章的拍卖价格也屡创新高。2009年中国嘉德(微博)秋拍,“2009首届‘历代中国纸币展’纪念铜章”估价为1000元至2000元,最后拍出了20160元;上海造币厂铸造钱币大师马定祥诞生90周年纪念大型铜章,也在近年的一次春拍中以超过估价5倍左右的价格成交。

  来自“大铜章收藏者协会”的海角表示,目前圈内长期购章人数不足四位数,这就决定了章需求的上限。精品章、民俗题材章、重大题材章会分流到圈外,由于不断有新的市场需求,其价格自然也会不断上升。那些只能在圈内流通的普通章,其消耗只能依靠圈子的扩大,在当前供求关系失衡的条件下,其价格只能往下寻求支撑。所以藏家最好选择重大题材的铜章作品,且制作工艺要精良,不易仿制。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