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展览传播的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包含了三层基本的意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在博物馆中,展览是创新成果最为显眼的地 方。在精品展览不断推出的同时,浙江省博物馆开始关注展览本身的传播。展览的有效传播不仅影响着它所承载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并决定着展览最终的社会效益。 浙江省博物馆以“惠世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为契机,进行了展览传播创新的探索。
惠世天工展是“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专项成果系列文物展的第二届展览活动。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55家博物馆、考古所 等文博机构的312件(组)的精品文物,其中有多达138件(组)的一级文物。展览分“芳荼远播”“丹漆随梦”“以铜为鉴”“百情重觞”四个部分,在 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以不凡的气势向民众展示了中国古代茶文化、古代漆器艺术、古代铜镜艺术和古代酒文化的深远历史,彰显了中华民族非凡的生命力和 创造力。但作为一个临时性展览它将来还是逃脱不了临展的命运,在半年的展期结束后,展览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更好地传播这个精典展览,传播展览反映出 的中国古代创造和文明精神,传播蕴涵在展览中的中华文化精髓,浙江省博物馆作为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应用示 范》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会同浙江大学、北京易游科技公司等合作单位,展开了惠世天工展的数字化及成果推广,以此来拓展展览的传播途径,提高传播效果。
利用当前先进的数字等技术对展览进行数字化是进行展览传播创新的前提条件。本次展览数字化所用核心的技术是360度全景图像技术。它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在 微机平台上能够实现的初级虚拟现实技术。360度全景由全景摄影与虚拟全景两大部分组成,全景摄影是指用相机环绕四周进行360度拍摄的一组照片或利用鱼 眼镜头所拍摄的全方位照片,通过拼接和无缝处理而形成的一张全景图像,再运用一定技术将真实的场景或物件还原出来,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观众能用鼠标控制环 视的方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三维技术,也并不算是完全的虚拟现实技术,它只是利用人们的视觉错感,但它能给人带来一种真实的 现场感和交互感受,所以也常被称之为一种准虚拟现实技术。此次展览用精度为2100万像素的Canon5DII,SIGMA8mm鱼眼镜头及 Canon24-105mm变焦镜头,配上事先根据文物展厅拍摄自制的全景云台对展览场景分100个点位进行水平180度、上下180度的数据采集。同时 由专业人员从每个部分中精选2件精品文物,共计8件文物进行了三维模型的制作。考虑文物三维模型的展示主要是为了供观众浏览,和展览场景的数据采集一样, 器物的三维模型是采用360度全景图像技术来完成的器物环物影像,所用工具是精度高达1020万像素的NikonD200相机、Canon100mm微距 镜头和Canon24-105mm变焦镜头,以及从文物安全角度考虑自制的环拍摄影台,以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在完成场景和器物的数据采集后,利用全景拼合 技术、全景漫游技术、实景三维物体制作技术和制作软件PTGuiPro,Photoshopcs5,Pano2VR等进行数据合成,完成展览的环场影像和 器物的环物影像。以制作好的展厅环场影像为基础,结合实体展览的展览结构及文本内容,我们在环场影像中插入了展览前言、结束语,以及四个部分各自的导言和 多个单元文字说明的独立放大展示操作。对于器物的环物影像同样以FLASH的数据格式被插入到展览的环场影像中,并可作独立的旋转、放大等操作。最后还挑 选了40件重要展品,用Canon5DII相机进行器物二维图像的高精度采集,以高精度显示被嵌入到对应的环场影像中,对挑选出来的所有文物配上了文字说 明和语音讲解。最后得到的是集二维图片、文字说明、语音讲解、三维模型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数字化展览,配上互动机制,观者可通过交互式功能,分别对展览场景 和展品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能体验感受到的是一个展览形式更生动、内容更丰富的延伸展览。
网络的普及为博物馆打开了新的视野。以实体展览内容和形式为原形,利用虚拟、互动等技术进行处理和整合的数字展览,已成为能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信 息。浙江省博物馆在对惠世天工展全面数字化基础上,与计算机专业公司合作,对展览的数字成果再次进行了数据压缩和处理,同时集合 HTML,CSS,Flash,Javascript等网站技术,把惠世天工数字展览整合成为一个与实体展览交相辉映的永久性的“网上展览”,登录网址http://hstg.ez360.cn/index.html即 可。“网上展览”依托互联网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广泛性、多媒体化及迅捷等特性,表现出了一些独特优势:首先是展览内容的多元化,“网上展览”集文字、声 音、视频、二维图、三维模型等多元素于一体,向观众传递了多感观的展览信息,使得观众全方位去深入了解、感受展览内容;其次是网上展览的自主性,由于网络 平台不受时间的限制,这对于有着朝九晚五约束的实体展览是优势,网上展览可以24小时无限制地供互联网用户参观和欣赏,对于那些工作、学习繁忙的观众来 说,可以利用自己任何一点空余时间上网浏览展览;第三是网上展览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时间上,更体现在传播范围上。网上展览不受地域限制传播到 世界的各个角落,对每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人来说,都能随时随地欣赏到精彩展览;最后是网上展览的交互性,观众在网上展览里看到自己心仪的珍贵文物,可以随 意地进行三维模型的把玩和欣赏,甚至可以发表对展览的观感等。
同时浙江省博物馆以当前流行的平板电脑为基础,以xCode4.3为开发环境,以SQLite为数据库系统,以语言Objective-C,HTML5为 开发工具,“惠世天工”数字展览再次整合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掌上展览”。依托观众手上移动设备传输信息,以智能式的展示和引导相结合,符合当前观众行为模 式和操作习惯的“掌上展览”是对惠世天工传播的又一创新。“掌上展览”可在版本为iOS4.3及以上的iPad1,iPad2平板电脑上运行。
浙江省博物馆专对惠世天工展同时开发了数字博物馆网站、手机自助导览、ipad虚拟参观等新兴服务,观众通过http://app.ez360.cn/可以下载以上的所有应用系统。一个高度反映中国古代文明成果的精品文物展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成为了让所有爱好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人们长久共享的文化盛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