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回应文物常氏墓碑:已清理将修缮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爆料,在北京市朝阳区星火西路旁,发现两座老石碑,是区级文物普查登记项目,但墓碑却在一片荒草地里,周围有厕所和垃圾楼。网友呼吁有关部门妥善保护。27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以下简称“朝阳区文化委”)相关方面负责人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采访,就相关话题给予了回应。

  据介绍,上述墓碑为明代官员常遇春后代常汝贵的家族墓碑。两通常氏墓碑是朝阳区区级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已被列为下一步重点保护的田野石刻之列。

  ? 上述负责人介绍,朝阳区文化委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由于今年夏季雨水丰沛,这两通常氏墓碑周边野草长势凶猛,对文物的保护和观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即联合墓碑所在的东风乡政府,对两通墓碑周边的杂草进行了清理。由于两通墓碑所在的东风乡辛店村属于朝阳区土地储备区,目前拆迁工作还没有完成。因此,距离墓碑7至8米远的垃圾楼和厕所,还在继续为村民提供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只有在该区域整体拆迁完成后,周边的大环境才能得到彻底改善。

  “2006年,为防止人为对文物造成损坏,朝阳区文化委给两通墓碑加装了铁网护栏。同时,联合东风乡政府定期对这两通墓碑进行检查和保护。上周,东风乡政府就开始清除周边的杂草,因墓碑有铁网护栏的保护,才没有及时进行清除。”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朝阳区已经对土地储备区的重点文物进行了全面核查,已有十四项文物申请财政资金立项修缮,其中包括常氏墓碑在内的大量田野石刻被统一列为一大项,预计年底可实现保护修缮。

  据介绍,近年来,朝阳区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仅2011年,市区两级财政及社会投资共1435万元,对12项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修缮保护;同时,针对全区70处重点文物缺乏相应标识情况,投资45万元为区域内文物安装保护标识。今年,7?21特大灾害之后,立即组织人员排查险情,加大检查力度,并安排资金100万元,将对出现险情的张翼祠堂、普门寺、真武庙等进行抢险加固。此外,去年投资3000多万元的东岳庙基础设施及西路古建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完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