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画作赏析(图)

山水画在八大山人各类作品中出现的最晚,目前传世最早的八大山人山水真迹,是他56岁时画的《绳金塔远眺图》,虽然在技法上尚不够纯熟,但已显示出其淡雅劲峭的特色。其后,八大山人开始了从宋元入手,追摹古贤而又揉入自己创作意念的山水画作历程,到60岁时,其山水画已经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鸿蒙浑厚、天真质朴的特色。这期间他力追五代的董源、巨然也临摹明代董其昌,并且认真领略宋代“米家山水”和元代黄公望、倪瓒的风韵,达到了融各家风骨于一体的境地。一般的艺术家到了这种境地,就开始出现停滞守旧的现象,不肯向前发展了。而八大山人却只把这种境界视为开端,他怀着“国破山河在”的无限感慨,怀着“以自家意写自家山”的创作意图,刻意把自己对于祖国山川无限热爱、江山易主的无限怅惘完全写入山水画中,这就使他的山水画看似淡雅清癯,但越看越觉得有许多令人感慨的激愤之情,越看越觉得画面的意境深远,以至于达到心驰神往的境地。他69岁时画的山水册页,山水林木融于一派苍范的云气之中,幽远飘逸,惶愰如人间仙境。令人回味不尽,确实超越了前人的纯写实境界。
读八大山人的山水最大的享受就是不必用读经悟禅时那种虚无缥缈的思索去猜度画的意境,而是随着画面展示出的景致你读诗一样去品味画中的美感。它使你心驰神往,但不管怎么欣赏,也不会产生空灵逃世的感觉,而只希望深入到绘画展示的境界中去,寻求画图深处那更美的景致。这就像游人进入一处名胜后,总想往深处走,去探寻更幽雅的风光那种心态一样。
八大山人晚年山水画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他不再追求画面的写实,而只以自己奔放的思绪用大写意的手法展示山川的雄浑绚丽。公元1702年,八大山人77岁画的一组十开山水册页,代表了他山水画作的最高境界。其画法之率意洒脱,意境之深远含蓄,令人叹为观止。这时,再对比他22年前画的《绳金塔远眺》,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历经20余年的艰苦磨砺,已完全脱尽了俗气,大气磅礴而又天真质朴,简洁粗犷却处处独具匠心。这种风骨令后世画家叹为观止。从清中期直到民国,无数绘画大师莫不望风拜谒。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