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东会诊艺术品基金:专业决定成败

马学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学东

  编者按:在本报近期连续对国内艺术品基金现状报道之后,得到业内外人士的积极反馈。在本期专题中,本报记者综合文化领域专家、艺术品基金操盘手、拍卖公司负责人、艺术品市场分析专家,针对艺术品基金目前面临的问题,畅谈个人观点及看法,会诊艺术品基金的未来发展之道。

  能否组建和管理好一支专家团队和基金管理团队,解决人才储备和利益输送问题,决定了一个基金机构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成功率,可以这样说,在艺术品基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决定成败。

  马学东:

  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研究部主管

  国内艺术品基金之所以在短时间的发展中就出现诸多问题,缺乏专业管理团队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我所知,国内目前很少有专业团队操作艺术品基金。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直接反映在艺术品基金上就是时间和产品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操作的不规范。国内艺术品基金设置时间太短,不符合艺术品市场发展常理,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基金期限一般都是2到3年,甚至是一年,在短期之内很快就要清盘。很多艺术品基金对外宣传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一般宣称年收益在10%到20%之间,有的甚至更高。设置期限不合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对投资人产生预期的回报?在国外,艺术品基金也不是那么好做,很多基金募资都没有成功,或者没有成立起来,很多运营中的艺术品基金也没有达到宣称的回报率。

  再者,目前国内艺术品基金的退出渠道大部分是通过拍卖,拍卖市场的波动较大,还有很多不规范、不成熟的地方,而且,艺术品基金通过拍卖进出的成本都很高。此外,正规的艺术品基金运作还涉及到艺术品鉴定、评估、保险、仓储等配套设施,国内在这些方面也不健全,回避了这部分的运营费用,如果做基金,都会涉及到这些问题。

  20世纪90年代,美国花旗银行、瑞士银行、摩根大通以及德意志银行都成立了专门负责艺术品投资的部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相关顾问服务,艺术品基金也成为艺术品投融资的方式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私人银行发展较快,很多私人银行也想给客户做艺术品的相关投资产品。艺术品投资的专业性决定银行不会让客户直接去购买画作,银行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和操作经验。做产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做艺术品基金。

  在国内几十家银行中,真正成功发行过艺术品基金的还很少,目前涉足这一领域的有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而真正参与艺术品基金的资金量微不足道。投资型的艺术品基金,只是私人银行维持高净值客户的渠道之一。现在很多银行也在做一些尝试,但都处于试水阶段,没有太大规模,也没有明确的产品,但一旦找到适合的模式,这种产品的需求量会比较大。

  艺术品基金能发展成多大的规模,关键还是看管理人的专业程度。中国艺术品基金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既了解金融、又熟悉艺术品市场的专业基金经理人。艺术品投资的专业性很强,操盘者要对所投注门类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把控度,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艺术鉴赏与市场、收藏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艺术产业和艺术品市场的基本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操作与管理中。管理者应当具备金融、艺术专业素养,不能纯粹以金融手法进场炒作、获利。

  艺术品基金是对艺术品市场的补充,客观上活跃了市场,因此,我比较看好艺术品基金的发展。能否组建和管理好一支专家团队和基金管理团队,解决人才储备和利益输送问题,决定了一个基金机构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成功率,是对他们管理艺术最大的考验。可以这样说,在艺术品基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决定成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