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收藏:心灵的栖息地(图)

□文/图刘善文
我对于扇子的喜好,究其缘由,多受家父的影响。家父藏有一把康熙时期的宫廷扇子,视若珍宝。每逢夏天,母亲总要将它小心翼翼地取出,晾晒一番。那把扇子面系泥金,阳光下,熠熠生辉。
小时候,一天盛夏的晚上,我和小伙伴在外面捉蛐蛐,玩得满头大汗跑回家,顽皮而淘气的我从家父手上一把猛力地夺过扇子,“哧”的一声扇面被我撕破了。家父顿时大怒,一巴掌打了过来,并罚我跪搓衣板,一跪就是一个多小时,后经母亲出面调和才得以“自由”。第二天,家父找来浆糊和纸小心翼翼地粘连起来。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四十多年,但让我仍然记忆犹新。
1980年,我出差到苏州买了一把精制的檀香扇给家父。家父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几乎要跳起来。从那时开始,我每到一个地方出差都要给家父买一把当地的扇子作为礼品送给家父,迄今为止,我已经收藏了大约200把扇子,在这小巧玲珑,美轮美奂的扇子中,有山东的麦秸扇,广东的溪蒲葵扇、火画扇,苏州的檀香扇、牙雕扇和丝绸扇,杭州的绢扇、黑纸折扇,绍兴的全棕折扇,岳州的小套扇,肇庆的牛骨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湖北洪湖的纸折扇,福建的印花纸扇,平江的白玉纸折扇,黔江的蟠桃扇等,其中亦不乏珍贵稀有的清末至民国时期造型雅致,晶莹剔透的成扇。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其工艺之精湛,造型之隽美,堪称中华一绝。我之所以钟爱扇子,除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和扇同诗画艺术分不开有关。历代著名的书画家都喜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不论真、草、隶、篆,还是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都可以在独特的形式中放出异彩。咫尺之间可容大千世界,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美艺术品。收藏书画扇子,除注重作者名气之外,还需审度扇画上的人物是否与故事情节相吻合,山水是否具恢宏灵秀之气,花卉是否给人以娇艳欲滴之感,书法是否抑扬顿挫,气调和谐,飞白变化恰到好处。此外,成扇扇骨精致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其收藏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