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涵渠遗址部分对外开放 用途至今仍是谜(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坡子街悦方商业大厦下,柳肃设计的南宋木构涵渠遗址展示馆。供图/柳肃

古香古色的坡子街又多了一个文化景观——南宋涵渠遗址。如今,经过多年的修复和设计,遗址的部分木结构设施已在原址对外展示。

不过,不少看过的市民都有疑惑,“这个遗址究竟是做什么用的”。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表示,南宋涵渠遗址的用途,需要进一步研究。

2004年,长沙坡子街一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处南宋时期的地下大型木结构建筑遗址,包括木头搭成的三角形“屋脊”和与之垂直相连的木槽。当时,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这是南宋时期的“自来水设施”。遗址中,“屋脊”长约30米,东西走向,一直延伸到发掘基坑之外。考古人员经过现场测量发现,仅四五米的长度便有40厘米的落差。木槽呈南北向,一端南高北低,一端北高南低,木槽里面有多道闸门,木槽与“屋脊”构成一个“丁”字形,相当于一个错综复杂的过滤、给排水工程。

8年之后,经过国内建筑、考古等领域专家反复考证,将这段遗址称为“自来水设施”并不准确,“南宋涵渠遗址”则更加严谨。曹凛告诉记者,涵渠遗址的用途并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

南宋涵渠遗址的部分结构已由文物部门进行了脱水、防腐处理,并在原址按原貌复原展出。目前,在坡子街逛街的市民,就可在悦方大厦负一楼一睹南宋涵渠遗址原貌。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