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才百年回顾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8月12日起至8月18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时,黎雄才家属将《武汉防汛图卷写生稿》全本36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至此,它将与早前为中国美术馆所藏的黎雄才《武汉防汛图》长卷珠联璧合。
此次展览共展出黎雄才(1910年—2001年)自上世纪30年代至晚年不同时期的山水、花鸟、书法等创作和写生稿约400件。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黎雄才早年拜高剑父为师,素有岭南画派“四君子”之一的美誉。他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浑厚,被誉为“黎家山水”,又精于花鸟、草虫,存世的各门类写生画稿多不胜数。
步入展厅,如同走进中国画意境里。黎雄才如实记录下自然界的地貌结构特征,同时真实地刻画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民俗风情。在诸多行走过大江南北后创作的写生画作里,既有《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峨眉洗象池》,也有被德国博物馆收藏的《珠江帆影》,以及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初、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的《潇湘夜雨》。
其中最惹人关注的当属1954年创作、被美术界赞为“抗洪史诗”的《武汉防汛图》长卷。展厅里文字记载道:白日里,黎雄才先生怀揣几个馒头,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泥泞的防汛大堤上写生,记录下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现场瞬间。晚上,他又不知疲倦地对写生素材进行整理。历时两年终得完成。
黎雄才简介
黎雄才先生一九一〇年生于广东省肇庆市,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后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曾任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副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二〇〇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广州去世。黎雄才先生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誉为”黎家山水”。又精于人物、花鸟,各门类写生画稿多不胜数,不乏意趣神妙之佳作。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作品《潇湘夜雨图》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奖,创作于一九五六年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界誉为”抗洪史诗”。二〇〇一年六月,黎先生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在美术界设立的国家级专业学术大奖——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
黎雄才先生是继高剑父先生之后,岭南画派的又一位巨匠,其一生创作之丰,海内一人。黎雄才画学的形成与新中国的美术史、美术教育史、山水画史的发展大体同步,可以作为现代山水画发展史承古启今的一个重要范例。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他无偿为政府机构、人民大会堂等公共场所作寻丈巨制数十幅,耄耋之年更陆陆续续将自己一生重要的作品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微博)、艺术馆。二〇〇八年,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展了《百年雄才》专项研究,在深入挖掘社会各界有关黎先生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作品拍摄、整理研究,包括黎雄才先生各个时期的写生、创作和教学课稿,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草虫、书法、手稿、摹本、笔记等内容,以大量的史料勾画黎雄才先生的人生轨迹和艺术历程,力求使黎先生的艺术面貌更完整地呈现于学界,进而在理论层面上推动岭南画派在新时期的发展并扩大其影响力。
回眸百年,黎雄才先生与关山月先生、杨之光等老一辈的艺术家为新中国美术事业、为岭南文化的传承、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在全国艺术院校格局中的地位。《百年雄才》画集的付梓,除了向黎雄才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创作与教学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外,更希望通过回顾这位画坛巨匠的艺术道路,充分展现他的人格魅力与画学风范,激励后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