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1800年 东汉柳叶铁剑“出鞘”

  阆中古城南郊,白塔山麓。在建筑工地挖掘机的巨铲下,一座东汉崖墓“猝不及防”重见天日。文管人员现场连夜奋战,终于在8月3日凌晨2时许完成考古发掘。“我们在汉墓里发现了不少文物,特别是一支柳叶铁剑十分难得。”四川省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局长郑勇德言及于此,喜上眉梢。

  8月2日下午5时,阆中市文管局接到位于阆中古城南郊白塔山麓的某工地负责人报告:在修筑山体护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古墓。文管人员和公安民警迅速赶往现场,拉起警戒线,考古发掘工作随之展开。

  “下午2点多,挖掘机的挖斗铲过去,山面上突然露出了一个洞口。”在工地作业的挖掘机驾驶员赵耀告诉记者,此前,他在这面山体已经开挖了两天,向内掘进了至少两米。

  当晚8时许,记者赶赴现场看到,笔直的山面上,距离地面大约5米处,一个洞口若隐若现地投射出灯光。戴着安全帽的文管人员正在进行发掘。当记者艰难地攀爬上去才发现,洞穴之内“别有洞天”。浑然一体的石壁构成的墓室至少能容一套八仙桌凳,地面积累着厚厚的粘土,空气潮湿。

  借助射灯的照明,文管人员用手铲小心翼翼地刨土。“把筷子拿来!”一名工作人员分外谨慎地刨动一阵子,一枚钱币终于暴露在灯光之下。“这是东汉五铢钱。”阆中市文管局副局长刘富立给记者介绍。紧接着,一些陶器和陶片也先后出土,被装进袋子。“墓室长约3.3米,宽约2.6米,高约2.1米,拱顶。”完成墓室的测量和绘图等工作,已经是3日凌晨2时许。

  3日下午,郑勇德向记者介绍,古墓里发掘出的文物除了陶器外,还有五铢钱和一柄柳叶铁剑。从出土文物、墓室结构看,当天发现的是一座东汉古墓,距今约1800年历史。“这些陶器包括陶钵、陶豆、陶案、陶罐、耳杯,种类丰富,形制生动,釉面薄而光洁,工艺水平很高。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大都成了残片。”他拿起一柄锈迹斑斑的残剑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这柄柳叶铁剑残长5厘米,剑档处用天然质地的石材装饰出兽面的浮雕图案,而且还有鎏金,工艺特殊,十分少见。“从现有考古成果看,汉墓中铁器很少,而铁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相比而言就更稀有了。”

  据推测,墓室主人可能是一个地位比较显赫,或者家庭比较殷实的男性,至少有习武的嗜好。郑勇德认为,该东汉古墓的发现,为研究同时代的制陶、殡葬、生活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特约记者 王玉贵 文/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