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500年的山西朔州古墓壁画“重见天日”

  新华网太原8月2日专电(记者魏飚、戴琳琳)记者从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获悉,经过4年修复,在山西朔州发掘的距今1500年的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基本修复完成。

  文物专家表示,此次修复的壁画满足了外出展览的要求。62块壁画合并粘贴在了31块航空铝板上,可以拆装组合,如果运输、展出条件允许,可以满足外出展览要求,堪称移动的壁画艺术精品。

  在山西博物院,记者看到壁画基本修复完毕,整个壁画还原了墓葬空间效果,分为甬道壁画和墓室壁画两部分。负责修复壁画的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钟家让介绍,壁画总面积80平方米,画面生动、线条流畅,生动再现了与墓主人身份、地位及生活相关的北齐历史社会风貌。据介绍,修改完毕的壁画还原了墓室空间结构。甬道高约两米,内部绘有形象高大的文吏、拄剑仪卫。墓室高约4米,内自上而下分别绘有天象图、四神图、十二生肖图以及展现墓主人夫妇饮宴、出行等内容。

  记者看到,修复的壁画上留有几处空白,研究人员介绍说这是由于墓室曾经遭到盗墓者的严重破坏。钟家让说,2008年,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发现了一座北齐古墓,墓内绘有彩色壁画。由于屡次遭到盗掘者破坏,壁画损毁严重。同年6月,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开始对墓室进行抢救性保护。鉴于壁画损坏严重,已不适宜原地保护,专家决定实施异地搬迁保护。所有壁画经过分割、封护、涂胶等十几道工序的特殊处理,运回山西博物院。

  据了解,文物保护人员将运回的62块壁画进行拼接、并对壁画制作工艺及壁画的病害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将62块壁画合并粘贴在了31块航空铝板上,通过搭建、支撑,对墓室结构进行还原,最终让壁画重获新生。

  “这是10年来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壁画。相比八九十年代发现的太原娄睿墓和徐显秀墓,尽管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其艺术价值、研究价值非常高。”钟家让说,修复的壁画将有助于研究当时晋北地区墓葬的形制以及隋唐墓葬制度及壁画艺术发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