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局召开2012年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省级科研课题评审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月26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2012年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省级科研课题评审会。省文物局副局长、课题评审委员会主任马玉萍和苏伯民、马德、张先堂、俄军、李天铭、魏文斌、白坚等专家参加评审会,王辉提交了书面评审意见。专家组严格按照《甘肃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科学研究课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仔细审阅了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公开评议,最后通过记名方式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了投票。根据投票结果,确定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唐晓军《拉卜楞寺建筑艺术研究》、敦煌研究院杨富学《甘肃河西地区出土蒙古豳王家族文献文物研究》、省博物馆陈庚龄《甘肃出土糟朽木器形态与结构分析》等36项予以立项实施。
  省文物局于2005年开始设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省级科研课题,并进行了首批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实施工作,为加强甘肃省文物科研工作、促进全省文博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省文物局在总结首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省级科研课题实施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规范、程序做了进一步完善,启动了第二批省级科研课题申报工作。今年5月,省文物局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组织各地各单位开展申报工作。各地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科研力量、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等进行认真组织、广泛动员,鼓励符合申报要求的科研人员积极申报。截止7月中旬,课题办共收到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省文保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武威市考古所等19个文博单位的83份课题申请书,在研究领域覆盖面、组织单位数量和课题申报数量上均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经课题办审核,符合申报要求的课题共72项,内容涵盖可移动文物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文物考古、博物馆学、基础研究、文物管理及政策研究等相关领域。
  马玉萍副局长主持评审会并作重要讲话。她对各地各单位对此次课题申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组织力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分析了当前我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工作的现状,强调了科研工作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求切实增强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对促进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切实把科研工作摆在文化遗产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提升我省文物基础科研能力与水平,为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甘肃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戴子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