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拍到底冷不冷
从5月艺术品市场的春拍开场,到7月份西泠印社(微博)的落槌,整个春拍的种种成交,都反映了当下艺术品市场降温的特征——单件拍品成交价格低靡,成交总额也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不难理解,艺术品市场行情已经进入调整期。
在改革开放带来机遇之后,许多人都把收藏视为身份、财富甚至文化的象征。笔者曾见过一位商人,家中摆满了瓷器、珐琅器、青铜器,可惜几乎全是仿品。然而此公极其信任自己的眼力,并将自己用于按图索骥的鉴藏手册拿给我看,就是这本他秘不示人的枕中鸿宝,里面著录的全部是博物馆用于断代的标准器或风格明显的典型器——这种极其可笑的收藏逻辑必然导致了一屋子的仿品,但凡玩过几年瓷器的人都知道,精到这份上的也就小件器如杯碟还有捡漏的可能,焉有冷摊上到处都是镇馆之宝的道理。当然,这种在鱼龙混杂的文物商店盲目购藏的行为就属于不理性。不理性的极端例子就是像这位商人一样将所有的锅碗瓢盆放在自己的卧室,既像小孩的散乱的玩具又像殉葬的明器,而且长期以假作真却可悲不自知。
相对来说,有师承、有学养的人搞收藏会少走很多弯路,毕竟翰墨也需要因缘,一身铜臭并不能将风雅勾引过来。笔者前两日拜访一位精于木器、瓷器鉴别的师长,他领我去看新收的明代南枝书案和刚修复的康熙青花大缸。我们坐下闲聊,他指着周围几对广式酸枝旧椅说,当时买这些都不过千,一对对地收,也就十年时间,现在都不知翻了多少倍。他的学生感慨,去酸枝行逛,极难见到像老师所藏的那么精那么雅的椅子了。说实在话,一件文物的真假是现代科技和业界专家可以鉴定的,而对于艺术不涉及功利的审美能力的高下则只能由一个收藏者的天分、学养、师承以及周边环境的因缘和合所造就。这位师长得意地把两个大缸拿给我看,说,“你看,这个底有孔的是花缸,那个没有的是鱼缸,一个种东西撑裂了,一个碰裂了,现在全修好了。”他让我找出修复的位置,我几番尝试都看不出破绽。他让学生拿出修复前的照片给我看,“这里,看,原来整个底都下来了,而且这里是没釉的,看不出吧?”我不禁感慨这确实是文物级的修复,就是对着照片看原先破损处,依然天衣无缝。师长说,“要是这位先生肯收徒,你们的学位不读去学都值得,”他话锋一转,“当然,这个东西学个七八成一点用没有,唯有做到指给你看都看不出,才能混口饭吃。”收藏也是一个道理,眼力没有训练到十成精确,少不了要交学费的。
当然,更重要的仍是审美。只有明白雅俗的分野,才有可能凭自己本能的感觉发现许多真正有价值的精品。收藏若是为了投资保值,那么终究不是盛世话收藏——没有文化算什么盛世?这不过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乱世中人们囤积黄金的同种心态罢了。收藏至少是为了取悦自己,倘若一屋子的线装书没有一本看得懂,这也就和一个看守这些文物的仓库保管员没有区别,其悲剧意义就是老天爷让这些好东西在你这里倒个手,让你花一辈子时间做牛做马去伺候它。我想起另一位以私人之力出版了不少广东地方文献孤本的前辈说的话,“这些古籍在我有生之年不会转手,但是我愿让它们化身千亿,让更多的人看到。”
2012春拍市场的回落,是对以往虚火、泡沫的反发,市场已经不再惟天价是从,资本炒作成分减少,真实的交易体现的是市场的真正价值。藏家们日趋理性,多元投资走向纵深等等现象,正反映了业界逐渐成熟、稳健的发展势头。当此之际,大手笔藏家、长线投资人也许正跃跃欲试,这一批人将成为未来艺术市场的稳定因素。毛进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