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致约160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

  本报讯  (驻北京记者丁杨)7月25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受7月21日特大暴雨影响,全市约160处不可移动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受损面积约21万平方米,经济损失初步统计8亿多元。绝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经受住了此次特大暴雨的考验,故宫、天坛、明十三陵等6个世界文化遗产和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体结构没有出现较大险情,郊区文物建筑受损较多。    

  部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出现一些险情,大葆台、花市火神庙、智化寺等文物保护单位院内积水超过1米,局部受到轻度损坏,但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目前已知房山区周口店遗址发现小面积坍塌,云居寺围墙出现三处坍塌,南岗洼桥被淹,金中都遗址发现局部夯土出现崩塌,海淀区大觉寺无量寿佛殿旁护坡出现坍塌,门头沟区戒台寺等文物保护单位个别建筑出现瓦面、檐头、望板损坏,石景山区法海寺出现屋面漏雨、承恩寺地面出现19平方米塌陷、慈善寺一处护坡出现坍塌。

  经调查,城区文物建筑受损情况较少,郊区文物建筑受损情况较多,特别是区级以下不可移动文物损失较大。其中遭受较大损失的是房山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仅房山区一地就初步发现有80余处文物出现险情。各地区文物部门立即赴现场采取措施进行灾后抢险工作,长城所在区县的文物部门已开始对长城险情进行深入巡查,灾后排险加固工作已全面展开。

  针对近两天北京仍有持续降雨天气的状况,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实施灾后文物抢修工作:一是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灾后文物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工作队,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抢险指导工作;二是组织全市各区县文物部门进行现场系统排查,深入了解文物受损情况,特别是长城等位置偏远的文物建筑;三是对发现险情的文物保护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开展现场临时排险工作,对滑坡区域采取临时支撑、围挡措施,同时安排文物设计单位制定抢险和修缮方案,确保文物和人员安全;四是专题研究经费保障问题,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安排文物建筑抢险加固经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