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千年村落遭违建蚕食 古民居中楼房刺眼

“村里到处是盖房子、拆除古屋、私建乱建房屋的,作为千年古村落,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破坏。”7月中旬,记者多次接到反映电话,阳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阳泉村有人将古屋拆除,私自建房,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面貌。

建新房毁古屋

7月17日,记者来到阳泉市郊区义井镇的大阳泉村,村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阳泉故里”。

大阳泉村原名漾泉村,是阳泉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代晋东地区重要的晋商云集之地,村中古建筑历史可追溯到宋朝末年,是阳泉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2007年,被阳泉市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偏安于闹市的古村落却遭遇蚕食。石牌坊周围排满了各种小商小贩,垃圾遍地,污浊不堪,记者在村里走访时发现,古村落里多处故居被拆掉,甚至 已有四五百年历史的旧居也不复存在,靠着旧居拔地而起的是由钢筋水泥红砖垒砌的新房,与古朴的村落显得格格不入。在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干活, 房屋已经初步建成,现代建筑格外显眼。据了解,该处工地原是一处两进式民居院落。主家说,由于家里这几年增添了人口,原来狭小的房屋已经无法满足居住需 要,便在春节后开始动工拆除老屋建新房。记者询问,是否办理了相关动工手续,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这家人支吾说道:“我盖自己房子,还需要什么手续, 盖就是了。”

随便在村里走访,灰色古民居中,二层、三层小楼格外刺眼,有的已经竣工住上人家,有的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村民们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一 到夏天就有人拆旧居建新房,很多古民居被拆,被修建成二层、三层小楼,一些民俗民居被拆掉,甚至成长了几十年的树木也被砍掉,让人看了非常惋惜。

记者了解到,起初,这些私建乱建的行为被村民举报后,有关部门叫停了这一破坏古民居的违法行为,可是看到后续没有再严厉监管,村民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即使下了停工通知书也照样施工。

古村落恢复难

大阳泉村是阳泉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落里是不允许有私建乱建现象的。当日上午,记者来到该村村委会。村委主 任张军渤显得有些无奈。他说,村委会已经多次通知村民停工,但是村民们都不听。他解释说:“早在十年前,政府还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就答应要改善村民生活条 件,规划出土地让村民们在村外建房子或者购买商品房,可是十年过去了,规划手续一直没有批下来,房子更是没影,村里一些人家增添人口,有的一家四代十多口 人挤在狭小的房子里,所以村民们为了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就纷纷在原有宅基地基础上开始翻盖新房,我们也管不了。”

为保护古村落,大阳泉村曾投资对古建筑修缮,村里还专门设立机构,对古村落的历史内涵和文物古迹进行挖掘整理。2008年,大阳泉古村落抢救保 护工程还被列入“阳泉市百项工程”之中。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阳泉村周边已被开发出多个住宅小区,面对现代化生活,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现实生 活要求产生了冲突,村民的古宅保护意识下降,拆建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村民将目光放在了眼前利益上。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以来,我省以“中国·山西晋善晋美”为主题宣传口号,把文物古建列入精品线路、山西旅游知名品牌加以推广,意在推进我省旅游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然而,作为阳泉文化的发源地,千年古村落却遭遇违建的蚕食,再加上古村落因得不到及时修缮,房屋漏雨、墙体松动、人为破坏,千年古村落的魅力正在一点点的消失。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