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术馆旧藏走俏拍场
文:秋生
当绝大多数内地的拍卖行还在为将至未至的秋拍征集而奔波忙碌时,东京中央2012年秋拍预展将率先于7月23至25日在花园饭店(上海)举行,据悉,本次秋拍的市场格局值得藏家关注。
从新千年开始,日本回流的中国文物已经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艺术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超出日本,字画、文物、瓷器、杂项开始整体回流。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两年回流文物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从源流出处关注艺术品的投资价值,无疑是一个捷径。
美术馆旧藏成拍场招牌
日本人对于美术馆的热烈而诚挚情感举世闻名。在日本,每逢美术馆举办重要艺术家的个展、回顾展开幕,花几个小时排队购票等待入场的长龙是稀松平常的风景,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这些展馆丰富的馆藏。入乡随俗使然,去日本,必看美术馆——也渐渐成为了业内人士的一种共识。
笔者注意到,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日本美术馆的旧藏受到藏家的广泛追捧。无论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举行的 “日本万野美术馆藏中国艺术品”拍卖会,还是2008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日本根津美术馆藏清朝宫廷时钟,以及日本有邻馆、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等机构的藏品,都已成为近年来中国艺术品的一大招牌。
而在即将于9月举行的东京中央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林原美术馆的旧藏无疑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林原美术馆“名宝”赏析
日本美术馆元祖是8世纪中叶的正仓院,一栋木造大仓库,用以藏宝。
藏,是美术馆的原始意义,近代以来,功能才逐渐完善——收集、保存、研究、展示,现今尤强调为地域服务,普及教育。
林原美术馆的名气虽不及东京地区的有邻馆、根津美术馆和大阪地区的万野美术馆,但论及“收藏”,在日本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日本林原美术馆就举行名宝展,并出版了图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其中一件 “竹林七贤笔筒”是清代竹雕名家周芷岩的作品,收录于1980年7月日本木耳社出版的《竹の笔筒》第38-39页。整件作品远近交错、线条流畅,立体感十足,刀法奔放犀利,长时间凝视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是难得的竹雕精品。
另一件是日本木耳社出版曾经出版过的 “明代剔红八仙祝寿笔”,朱色泽凝重古朴,画面中苍松环绕,仙鹤、白鹿隐匿其中,八仙寿星或拱手作揖、或笑脸相迎,均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落刀刚柔并济,画面层次清晰,规整却不乏生动,堪称剔红笔中的精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