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就是维系城市发展根脉——长沙市市长张剑飞接受中国文物报记者专访
记者:张市长您好,感谢您就文物保护工作接受我们的专题采访。我们知道,作为一位专家型领导,您曾长年从事交通领域的专项工作。现在作为需要统筹全局的一方市长,您是如何看待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的?
张剑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于某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往往与自身对其的认知和了解有关。也正因如此,从事交通工作的可能会更强调交通的重要性,从事环保的会更强调环保的重要性。但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文化的重要性的认知应当是有共性的。文物是传承文明、记载历史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如果一个城市只是现代建筑集群,没有历史文化支撑,它就是一个缺少灵魂的城市。试想,如果长沙没有太平老街、岳麓书院、贾谊故居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就体现不出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新城和谐统—的迷人魅力。
同时,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呵护。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广大市民引以自豪。这是历史的馈赠,更是宝贵的财富,同时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呵护。作为市长,在保护好长沙历史文化遗存方面,我将尽最大努力履行政府的职责,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记者: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推动下,长沙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请市长具体谈谈长沙文物保护的主要成绩或特点有哪些?还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张剑飞: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时,评审专家组用了“楚汉名城,革命圣地”来概括长沙的文化特点,我们始终珍惜这一荣誉。在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中,我们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实施一大批重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每年完成5~6处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善。橘子洲、长沙简牍博物馆、宁乡密印寺、靖港古镇等保护建设工程投入10多亿元,市博物馆、太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此外,还研究制定了贾谊故居二期工程、近现代史博物馆、天心阁景区保护工程等建设规划。特别是加快了遗址保护进程,宁乡炭河里考古遗址公园、汉长沙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在推进。今年6月5日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二是建立了文物安全保护“长沙模式”。颁布实施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办)、村四级联动的文物安全工作机制,被国家文物局称之为“长沙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三是加强了文物保护制度和队伍建设。出台了《长沙市文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调动了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建立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护队伍已达896名,文物保护志愿者超过1500名,志愿者已成为我市文物保护的一支中坚力量。
当然,长沙文物保护的投入机制还有待完善,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旧城改造过程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片区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矛盾有时还很难协调和取舍,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记者:政府重视不重视文物保护,文物保护“五纳入”就是标尺。请张市长介绍长沙市文物保护“五纳入”方面的情况。
张剑飞: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文物保护“五纳入”,文物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发展战略,把文物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专门编制了《长沙市文物事业中期发展规划》。这在全国是少有的。
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针对长沙地下文物埋藏丰富的特点,市政府重新修编《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城区划定公布了68个文物埋藏保护区,将各类文化遗产全部纳入规划并明确了保护要求。
将文物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十一五”以来,全市投入文物保护的资金累计超过13亿元。落实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经费、市级文物行政工作常年经费、文物征集经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经费等四项文物工作专项资金。根据文博免费开放需要,增加了文博事业单位年度预算。
将文物保护纳入领导责任制。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将文物保护列入对区县(市)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市文物行政部门每年对各区县(市)开展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各区县(市)政府也对相关乡镇、街道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目标管理。
将文物保护纳入体制改革。建立文物保护评审制度和由规划、住建、文物等部门参与的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将文物保护评审作为规划审查的前置条件。文物与公安建设立了联合办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
记者:当今,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今年年初,围绕长沙万达广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古城墙保护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请问,长沙市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
张剑飞: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确实存在矛盾。文物的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不可能绝对一致。尤其是老城区改造,有些文物往往是在旧房屋被拆掉以后才被发现的,在这方面政府常常面对两难选择。
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宗旨是:严格按照《文物法》的要求,实施科学统筹,做到既保护文物,又促进城市发展。
市政府制定了《长沙市城市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目前,长沙市共有68个地下文物埋藏保护区均得到了较好保护。我始终认为,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建设的包袱而是财富,关键是如何统筹兼顾,达到古今相得益彰的效果。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开发建设的地方,我们无法预测和事先探明地下埋藏的文物,但如果一开挖发现文物古迹就停住不建,对于长沙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可能就无法建设了。比如在东牌楼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时发现的古井,我们非常重视,但整个建设项目投资140多亿元,停下来不建损失实在太大。在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矛盾面前,我们采取统筹兼顾的策略,在城市建设中涉及到文物保护,我们都认真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依法依章办事。比如长沙万达广场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古城墙,我们不能把一段千年的古城墙毁掉,当即就停了工。市政府多次听取文物、规划等部门的意见,组织文物专家、文化名流以及部分媒介代表进行座谈、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科学决策,最后采纳原址保护与异地迁移保护相结合方案。总长120米的古城墙原址保存“最完好、信息量最丰富、价值最重要”的20米,其余实施整体切割,效果是很好的。当然,这这件事上,我们在制定保护方案时也存在跟公众交流和沟通不够的问题,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长沙市文物保护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请问长沙市今后的在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有哪些?
张剑飞:文物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保护和利用文物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大事来抓。
推出一批经典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扩大现有历史文化品牌影响的基础上,建设炭河里、西汉长沙国王陵、马王堆汉墓、明代长沙藩王陵等遗址公园,恢复贾谊故居清湘别墅、定王台、天心阁及其历史环境,保护谭嗣同、黄兴等一批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
科学保护开发历史街区。着力保护长沙古城文化特色,逐步修复太平街、潮宗街、文庙坪、化龙池等历史地段,根据“有机棚改”的原则,逐步修缮旧城区内不可移动文物。
建立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好市博物馆,规划或提升湘江博物馆、西汉长沙国博物馆、长沙铜官窑考古博物馆、中国书院博物馆、中国简牍博物馆、湖南近现代史博物馆和湘绣、花炮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鼓励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建立博物馆(陈列馆、标本馆),形成具有长沙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丰富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加强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经营型及综合型人才,构建和夯实长沙简牍和西汉长沙国两个国际性学术平台,将长沙打造成为简帛学和“汉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记者:最后,请市长对中国文物报提出建议。谢谢!
张剑飞:我一直是中国文物报的忠实读者。衷心感谢中国文物报以及各界媒体一直关心、关注与支持长沙文物保护工作。也诚挚的欢迎你们对长沙的文化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