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花梨凤纹衣架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名称:黄花梨凤纹衣架

年代:明

尺寸: 底座176×47.5厘米,高168.5厘米

衣架是用来搭披衣衫的架子,多放在家内床榻的一侧。《鲁班经匠镜》讲到有素衣架和花衣架两种,外间较为少见。当时的衣架与现在的衣架不同。现代衣架大多采用挂钩式或枝叉式,衣物多以脖领处挂在衣钩上。古人衣架,包括清代衣架,多采用横杆形式,两侧有立柱,上下承木墩底座,两座之间有横板或横枨,立柱顶端安横梁,两端长出立柱,尽端雕出龙凤纹或灵芝或云头之类。横杆之下安中牌子,上有透雕装饰,主要起牢固作用。衣服脱下后就搭在横杆之上。另外还有一种巾架,结构与衣架基本相同,只是长度较短,且多与盆架组合,但如放在室内,也可挂衣服,可称为单人衣架。

此衣架以厚木两方作墩子,上植立柱,每柱前后用站牙抵夹。两墩之间安装由纵横直材组成的棂格,这样使下部连接牢固,并有一定宽度,可摆放鞋履等物。此上加横枨和由三块透雕凤纹绦环构成的中牌子,图案整齐优美。最上是搭脑,两端出头,立体圆雕翻卷的花叶。凡横材与立柱相交的地方,都有雕花挂牙和角牙支托。

此衣架具有明式家具造型的特点,结构合理,装饰恰到好处,比例协调,不仅有很好的使用功能,也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传统雕饰纹样有聚有散,使单纯的造型更加丰富,加之黄花梨的使用,增加了许多典雅、华丽的气质。

衣架在唐代就已出现,画于十世纪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有一件带幔帐的架子床边立有一衣架,上面搭有衣服和铺盖。另外,大同华严寺附近金代阎德源墓所出土的家具中也有衣架,只是结构简单,造型粗糙,有立柱和底座,立柱之间为一整板。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反映出我国一千多年前的生活场景,说明了当时贵族和官宦家庭日常生活的细致和讲究。

这件黄花梨衣架的精妙装饰确给整个造型增色不少,环板上拐子凤纹对称均匀,古色古香、牙板、牙头等卷草纹舒展优美,整个雕刻手法细腻、流畅,表现出精湛的技艺。此衣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