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热水瓶现身寻宝节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热水瓶现身寻宝节目

上周末的央视寻宝节目中,一位藏友展示了让人震惊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他说:“明代的时候没有胆,那时还没这个工艺,装开水进去用棉被包起来(以保温)。”他还称,这是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若属真品,市场价值至少在100万元以上。但专家当场指出其破绽。 ———现代快报(微博)17日

新闻

瓶底文字“露了馅”

该青花热水瓶底有“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字样,对此,专家指出:“一般来说,没有把皇帝的帝号(写上去的),明成祖、清世宗,没有这么写的。”专家还调侃说:“如果郑和地下有知,肯定打喷嚏”……

背景

叫停“过度娱乐化”

本月初媒体曾报道:针对当前个别鉴宝节目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以及“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出通知: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等。

分析

什么“古董”都有

为何能上电视? 国人造假“一流”

光阴光头:想钱想疯了,知识也太贫乏了吧。

演绎轮回:造假太不专业了!如果明成祖当年知道,他在生时就有人给他起好了“庙号”,肯定会宰了郑和的,那不是咒着朱棣早死嘛!

东哥:想起历史老师吐槽电视剧康熙大帝,斯琴高娃常说,我“孝庄”怎么怎么样。

yuertxl:还不是金钱害的?什么“古董”都会有,就是脸没了……

不解

为何能上电视?

司建立:我们要问问这人怎么拿了这东西就能上了节目呢?电视台是无意、故意还是恶意?

感慨

国人造假“一流”

停不住闲不住:不管是否真品,其创意还是蛮不错的……

近墨者未必黑:别的不敢说,但国人造假和模仿的能力绝对世界一流。

调侃

唐太宗用ipad?

唐门首毒河豚鱼:昨天看见青花电视机,今天就看见青花热水瓶,明天会不会来辆青花桑塔纳?

孤苦俐仃:哪天在秦始皇陵挖出电冰箱我都相信。

1hqmsbr:有木有哪位皇帝用的安全套?

疾风落叶:求朱元璋赠给忽必烈带到草原上的那只限量版的青花瓷抽水马桶……

奇奇:高价回收唐太宗用过的ipad……

思考

到底谁更可笑?

吴鹏:我曾以为“周正龙拍华南虎”不会被超越,没想到还有“青花热水瓶”。

暗宇快船:呵呵,文物专家们不是鉴定出汉代的玉凳、玉衣吗?既然专家就这个水平,谁不想骗骗玩呢?有的专家是打眼了,有的专家却可能合伙忽悠。所以出来个青花暖壶,也不奇怪。

明月和光:古玩价格疯狂,导致宝物频现,哪朝哪代的神物都挖出来过。

HKKIE:这是节目安排的搞笑环节吧?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