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烟草博物馆成爱国教育基地遭网友反对

  星岛环球网消息:位于上海的中国烟草博物馆网站上近期刊登出一条新闻:《烟博馆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殊荣》,报道称:烟草博物馆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上海市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此事一出引发网友和专家的广泛讨论: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呢?烟草博物馆是否适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

  新华网报道,选择烟草作为青少年学习红色历史的载体是否妥当?多数网友认为不妥。网友“被人黑了”表示:“对青少年来说,烟草不仅会直接伤害他们正在成长的身体,还能麻痹其思想,滋生不良习气。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动力与支柱,我们所做的应当是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令其在参观了烟草博物馆后心中萌发出‘英雄也吸烟’的意识。”

  网友“funny1220”说:“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病,甚至猝死的一大诱因。为何烟草博物馆还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在令人费解,有关部门应该发挥一下监管的作用了。”

  “如果烟草博物馆是有关烟草知识和历史的介绍,那它就是烟草行业广告的场所,绝对没有爱国主义和青少年教育的价值,烟草博物馆无论如何都不适合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告诉记者。

  在馆内,孩子们可以看到许多英雄的烟具。网友“窃取别人的知识”说:“这实际上相当于对烟草的诗化,混沌青少年的识别思维,用烟草诱捕的亲近之意,为‘爱国’涂上美丽色彩。

  烟草被称为“人类最大的公害”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6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我国吸烟人群3.5亿人,被动吸烟者超过7亿人,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人。

  记者查资料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十九条规定,“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网友“控烟小子”说:“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引导,外部的环境就好比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中的防护网,防护网的坚固与否就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与监督。”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每一个烟盒上都会有的警告标语。既然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这般重要,那么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正如网友“小蝶123”说:“吸烟本不是好事,即使有一天当青少年长大变为了成年人,烟还是不吸的好。”对于关乎青少年成长的事情,国家应当格外周全,烟博馆虽是对于历史与知识的呈现,也要避免其会对青少年产生的一切不良影响,就更不要与“爱国”有所关联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