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拟部分复建明故宫 文保专家:消灭残缺美

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对规划提出质疑:

  明故宫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早已定格为沧桑之感和兴亡之叹,在遗址上打造21世纪新版建筑,就消灭了沧桑美和残缺美

  近日,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中,东南大学设计团队在专家评审中正式胜出。该团队的规划设计方案因为提出要 “部分复建明故宫建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为了“唤醒”沉睡600年的明故宫,南京已对明故宫遗址中轴线区域进行了保护性的考古挖掘,让部分深埋地下的御道、建筑残存重见天日。考古发掘 表明,明故宫遗址的面积超过100公顷,现在的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军区总院等大量民国建筑,以及一些高校、工厂和小区均在其范围内。根据东南大学这份规 划,2014年前将建设标识体系,让人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知道所站的地方当年是皇宫的哪个位置。

 

  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光亚说,东南大学的规划方案之所以在专家评审时得票最多,是因为该方案更注重原真性保护。而美国的方案要复建台基,然后掏空地下作停车场,台基上再竖上百根红柱子,模仿午门的两阙,这一方案对遗址的影响太大,被专家们否决了。

  午门加不加顶?

  即便如此,网友们仍对东南大学的规划提出了质疑,譬如规划中计划为午门加顶。曾获2010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之一的姚远认为,明 故宫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早已定格为沧桑之感和兴亡之叹,如果加顶,在遗址上打造21世纪新版建筑,就消灭了沧桑美和残缺美,剥夺了后人在遗址上与古人穿越 时空对话的权利。而且明故宫没留下测绘图和图片,加顶复建缺乏依据,无法真实再现历史原貌。

  角楼要不要建?

  角楼的建与不建,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北京故宫一样,明故宫的东北角和西北角也各有一个角楼,其中东北角角楼的基础仍在,东南大学的规划 建议条件成熟时复建,以作为皇宫边界的标识。而网友们认为,这样复建,也是新建筑侵入古遗址,与古遗址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相悖离。

  针对质疑,南京市相关部门回应称明故宫遗址公园项目将坚守“不大规模考古发掘、不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基本没有拆迁”的承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