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展出"癫狂的艺术":精神病人天赋惊人
一位精神病患者创作的作品。 原形艺术中心供图
7月5日,位于江心洲白鹭村旗杆二队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参观者——荷兰国家精神病博物馆馆长汉斯·卢伊真先生、策展人艾斯特· 福森女士和国际“癫狂与艺术”节创始人、加拿大工人艺术组织负责人丽莎·布朗女士。在参观了一批精神病人的艺术作品后,他们表达了把“第四届国际‘精神疾 病与艺术’节”放在南京举办的愿望。
精神病人的作品,往往被称为癫狂的艺术。国际精神病康复与艺术节为何想要在南京举办?这还要从南京艺术家郭海平一手创办的中国首家精神病人艺术机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说起。
郭海平8岁时,亲眼目睹18岁的大哥郭恩平因突发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院,这成了他探究精神病人内心世界的最初动因。20多岁时,郭海平开始研究心理疾病,常给报纸杂志撰稿,还在《南京日报》的牵线搭桥下,来到南京团市委做心理咨询。
几年后,他回归艺术本行,他期望寻找到艺术与精神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2006年,他进入祖堂山精神病院对病人进行了3个月的艺术实验。 2007年,他带着11名病人的70幅作品和著作《癫狂的艺术》,在北京举行了国内第一个精神病人原生艺术展。2010年,在朋友曾丽华的帮助下,他创办 了国内第一家精神病人艺术机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
目前,这里展出了数十幅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病人的绘画作品,也有少量郭海平从国外的原生艺术展上买回来的作品。其中一幅作品《怒吼》,创作者是 卖馄饨的南京小伙子张玉宝,从来没有学过绘画的他用强烈对比的红色、黄色、绿色勾勒出一个抽象的“怒吼者”,颇具视觉震撼力;一幅小汽车透视图,创作者是 海南的15岁患者小宇。他擅长画任意视角的交通工具,而且非常精确,其表现力在自闭症天才画家中极为少见。还有一幅色彩艳丽的动物图像,是一名首次接触绘 画颜料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创作的。和其他人不同,他的画是用笔尖反复击打纸张形成,密密麻麻的彩色点构成了极具张力的图案……
“很多精神病患者的艺术天赋非常惊人,只是缺乏被人了解的渠道。我们希望通过鼓励他们创作,达到辅助康复的目的。同时通过展示他们的作品,帮助 社会消除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偏见。”郭海平告诉记者,精神病人的艺术治疗,在西方已经有20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偏见仍然是发展精神病人艺术的 最主要屏障。
“对于有艺术天赋的精神病人来说,为他们画画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既可以体现他们的社会存在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让作品进入艺术市场来改善他们的 生活,但实现这一目标在当下还有许多困难。”郭海平承认,原形艺术中心成立2年来,离他所期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认为,第四届国际精神疾病与艺术节 如果能够放在南京举办,这不仅让精神病人看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有助于公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精神疾病与人的内心世界。
据了解,目前我市相关部门已在着手调研精神疾病与艺术节在宁举办的可行性。一旦方案获批,最快明年上半年有望举行。建邺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江 心洲整体拆迁后,该区也可以为原形艺术中心继续提供一个清净的场所,希望和郭海平一起将这个精神病人艺术创作的发源地保护好。(文中精神病患者均为化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