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昨在京召开扬州文物保护全国领先

昨天,时隔10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再次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表彰了全国文物系统50个先进集体以及30名先进个人。扬州市文物局与张家港市文物局一起成为江苏仅有的两个先进集体。

如何让历经千年幸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在“三个扬州”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5年来,扬州完成三次文物普查任务,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2171处,其中新发现1735处、复查436处。”据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市申遗办主任冬冰介绍,2007年以来,我市着力打造有个性、有特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博城项目,建成了马可·波罗纪念馆、扬州学派纪念馆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博览场所。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文博场馆82个。

大运河联合申遗、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两项申遗工作,扬州都是重要节点城市,其中大运河联合申遗工作,扬州更是担起了牵头人的职责。大运河扬州段有重要价值的10个遗产点、6段河道成为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占总数的七分之一。扬州与广州、宁波等七个城市一起,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目前已经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编制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本,这一项目目前正在争取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除了这两项重点工作外,扬州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一项艰巨任务——保护扬州城遗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8.28平方公里的扬州城遗址,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冬冰说,《扬州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规划》正在报批,《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纲要》前不久刚刚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唐子城遗址全面勘探和唐子城南门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已开始,勘探面积达130余万平方米。

“秉持整体保护的意识,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这是扬州文物工作的优势,也是扬州人的文化自觉与自强。”冬冰说。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