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蒋介石君臣关系:从完全拥护走向彻底破裂
2012-07-06 13:45: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已浏览次

蒋介石与胡适(资料图)
胡适与蒋介石一臣一君,一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风气的人物,一个是1928年至1949年10月以前中国的最高执政者。他们虽对反共持共同立场,但由于一个执着地宣扬西方民主政治理念,一个逐步强化中国式的独裁统治,所以双方的关系有时是促膝长谈,有时却剑拔弩张,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演绎出了很多意味深长的故事。
然而,对这两位声名显赫的人物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判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在海峡两岸相互隔绝、对立的状态下,难以以史实为依据,平心静气地进行学理性评价。今天,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政治理念的提出,随着两岸关系的日趋正常化和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特别是有关胡适、蒋介石文献档案的逐步开放,把胡适研究和蒋介石研究纳入学术轨道的时机已趋成熟。
胡适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得名的。在这场运动中,他树“批判”旗帜,取“反省”态度,首倡“文学改良”,提出重新评估旧制陋俗、圣贤古训和传统信仰的价值,力主从外来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中汲取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营养。在文学、史学、哲学、经学、禅学研究、传记研究乃至《水经注》研究等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学术贡献。
但是,胡适又是一个口头上标榜“不谈政治”但实际上却有浓厚政治情结的人。他热衷于在旧中国移植美国式的民主宪政和议会政治,他所争取的“人权”主要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而对在贫困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中国民众的“生存权”则相对忽视。
胡适跟蒋介石的关系,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1927年4月至1930年5月。由于胡适佩服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的“见识与人格”,认为他们是“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论者”,所以跟他们取同一步调。对于发动“四·一二”政变、在清党血污中建立的蒋介石政权表示同情,甚至曾认为蒋介石政权的奋斗目标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同一方向。这种态度到1928年5、6月间开始变化。他目睹了当局维持古文骈文,扼制言论自由、抵制世界文明的倒行逆施,认识到国民党政权背离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宗旨。1929年5月,胡适因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受到国民党舆论工具的围攻,被迫辞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之职。
二、1930年5月至1937年9月。在此期间,发生了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东三省的“九·一八事变”和导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七七事变”。
![]()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