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西周墓考古提取工作结束 青铜"禁"出土引瞩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器内壁的铭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提取出的“卣

7月5日下午,随着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中最为珍贵的青铜禁的出土,此次考古挖掘提取工作已全部结束。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提取出包含了六鼎、六 簋、六卣等在内的大件青铜礼器14种30件,出土青铜器数量多、体形大、保存完整、工艺精美,是30多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卣”内藏“斗”

当天上午的提取工作中,考古工作人员继续对墓葬壁龛中的大件青铜器进行提取,首先提取出了三件酒器,分别为用于饮酒用的“爵”,储存酒用的“卣”,以及祭祀时放在案几上的“尊”。

在之后出土的一件略微破损的“卣”中,考古专家通过青铜器上破损小孔,发现了内置其中的一件勺子,据介绍,这个勺子名为“斗”,就是用于舀水用的器皿,保存比较完好。

再次发现青铜器铭文

昨日的西周墓葬发掘中,首次发现了铭文的青铜器。而在今天出的一件名为壘的青铜器上,考古工作人员在破损的器内壁上又发现了“父”、“乙”两个文字和一个亚字形的族徽。

据专家分析,铭文右侧的“父”为“父癸”之意,而铭文左侧的“乙”字则是商人天干作为人名的一名方式。对该墓主的族属及身份的判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国宝青铜“禁”出土引瞩目

炎热的天气,为现场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所有的人都在耐心的等待此次西周墓葬中最为珍贵的青铜禁的出土。据了解,此次出土的青铜“禁”是 1949年以后我国考古的首次发现,目前存世的两件均出土自宝鸡斗鸡台,其中一件存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另一件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下午16时左右,考古人员将柉禁提取出来后,引起了现场不小的骚动,据专家介绍,此次出土青铜“禁”长95厘米,宽45厘米,高21厘米,其形状大小仅次于藏于美国的铜禁,但精美程度算是最好的,现在表面有些破损,还需要进一步的修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