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内画作品赏析(图)
日前,在陪同省有关部门的专家参观一家单位的展示厅时,一件玻璃瓶内画引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画面表现的是“文革”时期的题材,署“桃江画苑作”款识,没有作者的姓名,当仔细地观看了笔墨技法的运用,感觉是十分娴熟,按内容和题款应该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并非是一般艺徒所能绘,自己估计很有可能出自吴松龄先生之手。拿着拍下的照片,登门拜访了吴松龄先生的大儿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泽鲲,因当时的汕头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设在安平路天华百货商店的楼上,吴泽鲲就是内画组长,他一看照片即予以确认这就是其父亲吴松龄在1975年创作的。吴松龄先生早年的作品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这真是喜出望外,特将此作品提供给诸位欣赏一番。
扁平型的玻璃瓶高6.5厘米,瓶口直径5毫米,椭圆形圈足,上有玉顶配牙匙,腹部两面分别绘山水人物的《壮志凌云》和新疆民族舞蹈的《庆丰收》。《壮志凌云》展现的是一幅在那“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特殊年代,当年的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奋战于大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开凿隧洞,修建“红旗渠”的画面。作品采用深远兼高远构图法,左虚右实,上实下虚,虚实相映,右侧近处悬崖壁立,上不见顶,崖壁脚下松树虬曲苍劲;远处绝壁峭峰不见其脚,民工们在大山陡立的一侧有的握钎、有的挥锤、有的撬石,有的腰系大绳在半山腰凿石,有的站在山顶搞测量、有的在隧洞外运载石块;在悬崖的下方空谷中雾涌云腾,烟霞缥渺,一只雄鹰展翅飞翔;远处的一座大桥飞架东西,河面上白帆点点,傍山公路隐匿于两峰交界处。吴松龄先生凭借其高超的内画绝技,在玻璃瓶内壁上勾、皴、擦、点,以墨色为主,淡彩作点缀,利用墨色浓淡对比,云雾的掩映来拉开空间,引发想象。如此震撼人心,有景有人的完整画面被浓缩在这寸天厘地的瓶内壁上,不能不令人折服。
瓶的另一面《庆丰收》是参考一幅人物国画作品创作的,在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两位维吾尔族的男女青年跳起热情、豪放的舞蹈,男的蹲下击手鼓,女的伴随着“咚、咚”的鼓声,手托着盛满葡萄的盘子,回头望着击鼓的男青年,载歌载舞,姿态优美,充满激情和欢乐。吴松龄先生将绘于宣纸上的国画人物于方寸之间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其运笔娴熟,用墨工致,设色清丽,可与纸绢之作相媲美,使小巧玲珑的内画玻璃瓶成为疑是鬼斧神工的精美艺术品。吴松龄先生在绘画、书法、古玩鉴赏等有很高的造诣,其内画作品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人物、珍禽瑞兽、花鸟虫鱼,无所不能,无不精美。生前创作的《雪景寒林》、《三顾茅庐》、《孔明借箭》、《降龙伏虎》、《百鹤图》、《百子图》、《百兽图》、《百马图》等近百件精品被选送参加省、全国及美国、法国、日本、科威特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展览,一些被国家及省博物馆收藏。笔者于1978年就在《广东工艺美术》杂志上发表了以“瓶内画古艺更绚丽”为题的文章,此后数十年间为吴松龄先生撰写了不少作品欣赏、人物专访、特写等体裁的文字,自己也发表多篇有关汕头瓶内画的学术研究论文,但就从未见到吴松龄先生的现代题材作品,此次无意中目睹这一传世之作,真是十分幸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