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捐赠行为需要信任支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门职院 宋旭民

据报道,众多台山人通过海外关系移民国外,留下了许多无人居住的祖屋,祖屋内放置的价值不菲的古家具就成了各地文物盗贼“光顾”的重点对象,造成极大损失,令人十分痛心。

对此,相关部门做了不少补救工作,如成立护村队,加强警力巡逻,但效果都不理想,难以治标治本。有网友建议,与其让小偷盗窃或破坏下去,屋主后人不如将有价值的物品捐赠给博物馆收藏。笔者以为,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既能免除屋主的后顾之忧,不让文物落入犯罪分子之手,也能让侨乡后人透过这些文物了解乡土历史,激发更深沉的爱乡之情。但是,要吸引华人华侨真心实意地捐赠文物,不能单靠政府下发几个不痛不痒的文件,做些流于表面的宣传发动工作,必须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好。

一则,现时在华侨博物馆、台山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内已存有不少华侨捐赠的文物,博物馆方面必须做好文物的保存和展示工作,以此作为窗口,让海外华侨和广大市民看到,文物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发挥了应有价值,这里才是文物的最佳存放地。近日,台山博物馆举办了《美国华裔飞虎队老兵捐赠文物展》,这是该馆首次举办类似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发挥了极佳的社会作用,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二则,我市现有博物馆场地有限,各项工作的开展可能受到诸多制肘,政府应结合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扩建原有博物馆或规划建设新的专题性博物馆,为博物馆的发展打好硬件基础。比如,台山博物馆建于1988年,建筑面积仅2586平方米,馆内设施也较为陈旧,政府应投入资金进行扩建改造;又如,在台山洋楼集中的区域,可借助已有资源对其加以修葺,筹建专题性博物馆,使之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则,政府还应出台相关的捐赠细则,并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实现捐赠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广大市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监督,确保华人华侨捐献的文物都能得到妥善保存,不会出现文物被私人据为己有、文物因保存不当而损坏等情况。

当然,要建立和华侨的信任关系,不可能单靠开展一些活动就能在短时间之内获得成功,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诚意,把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尽最大可能保护华侨留在国内的财产安全,逐步转变华侨的态度。当政府善待“千里马骸骨”的名声在海外华侨中传开了,何愁“千里马”不会源源不断地投奔而来呢?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