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春拍卖明清御窑金砖专场即将举行

  继“中国首届庭园艺术·石雕专场”、“中国首届紫砂盆专场”之后,西泠拍卖在对文人、庭园、生活的探寻中,开拓又一艺术及文化的载体,将于2012春季拍卖会中,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呈现九十余块明清各朝御窑金砖,追溯这一“非遗”载体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以“活态传承及保护”的全新鉴藏理念,赋予现今生活更多艺术内涵和美学品位,更广泛地传递具有文人雅趣的生活情致。

  活态传承及保护

  ——从“钦工精料”到“案头清心”,以艺术拍卖构建生活方式

  金砖自诞生起,即以其复杂的工艺及严格的管理规程,营造出皇权至尊、君临一切的气势。历史兴替,皇权退隐,御窑金砖流入民间,与文人及大众的生活产生日益紧密的关联,在当下成为新的文化焦点。凝聚着灵巧智慧的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双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地区对古御窑址保护区和金砖博物馆的规划与建设,是文化的“活态传承”,曾经沧桑的金砖,温润着传播及保护民族文化的全新思路。西泠拍卖则希望藉此次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深入研究和发掘金砖从“钦工精料”到“案头清心”的价值演变,以展拍的形式,将御窑金砖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普及给社会各界,同时,赋予其新的美学体验及使用价值,令金砖在今时的日常生活中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从而更好地“活态传承及保护”这一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御窑金砖的价值体系

  专场概览

  此次2012西泠春拍“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汇集明代金砖20块,清代金砖70块,上至永乐十七年,下至宣统三年,时间跨度长达五百余年,大都刻有名称、尺寸、年号以及官员姓名、官职和窑户姓名,尺寸、质量。其余各朝金砖,虽有出于同一朝代,但年款、官款、窑款、属地又各不相同,品相精良,款识完整、清晰。可以说,此次专场中每一块金砖都是现在存世金砖中的精品,每一块都有它们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就让我们借此次春拍,近距离欣赏先人传承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追溯金砖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探寻金砖新的价值和意义。

  金砖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御用的皇家背景和复杂的制作工艺

  古籍《金砖墁地》这样记载金砖名字的来源:京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因京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击时有金石之声,断之无孔,且“京”与“金”读音相似,“京”字后逐步演化为“金”字,故称为“金砖”。

  御用的皇家背景之外,金砖的价值体现在苏州窑所采用的复杂烧造工艺。道光本《苏州府志》记载“吴中人才之盛,实甲天下,至于百工技艺之巧,亦他处所不及”,宣德皇帝也曾感慨:“陶甓非易事”。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嘉靖主持制砖官员工部郎中张向之的《造砖图说》,人们可以了解到从选泥、制作砖坯、熏烧、运输、砍磨、铺墁,所需耗费的巨大财力和物力。每个工艺环节都极其讲究,整个过程要长达近两年的时间。“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由此而来。

  而金砖作为“钦工物料”,通常是“查照需用”,“酌量烧造”,需要“节虚糜而杜冒滥”。所以,除在烧造过程中,运输、储存和给发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管理,不能错失和仿造。历史赋予了金砖独一无二的庄重社会身份。它是“国朝威仪”的体现,它代表上下等级之大义名分,也是纲常伦纪的道德规范。此外,金砖的铭文同样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研究明清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珍贵资料。

  从宫廷到民间,金砖的新价值

  “钦工物料”到“案头清心”

  金砖作为“钦工物料”的使用价值,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而有所转变。“金砖备供库储颁,宫庙需材岂等闲。匠做初成惊国变,可堪流落到人间。”从苏州末任知府何刚德所写,可以看出金砖从宫廷流入民间的状况。晚清以来,战争连年,制度松弛,金砖生产时断时续而逐渐失传,便有金砖散失。金砖起初尚不易得,宣统二年以后,苏、沪园林“触目皆是”(何刚德《话梦集》卷上)。

  风韵儒雅的文人将简约古朴的金砖置于居所,取以练习书法,或架作方几下棋、饮茶,或列坐数人,展玩书画。清代著名学者余樾晚年寓居苏州,就曾将受赠金砖“镶成一小桌,置于园中”。金砖已然融进生活意趣中,可以想象,明月朗照,古松花间,独自一人闲坐金砖案旁,一桌一椅一壶,清空之下人景交融。金砖更是上好的古琴琴砖,置古琴于金砖上,演奏时琴音会变得更加优美清越。文人墨客以其美学品位寄予金砖新的内涵,寻常百姓更是以生活的智慧赋予金砖更多的实用价值。金砖厚度大,吸水性强,质地冰凉,安置在桌面上,可在夏日为蔬果降温;家中学童用毛笔沾了水在金砖上临帖;乡人也曾在金砖上晒上酱瓜、雪里红……或许正是这古拙、粗犷、敦厚的气质,返璞趋素的美学,使金砖的价值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审美境界,2012西泠春拍“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的呈现,让人们为之澄怀凝神,静默观想,体会其亘古与新生。

  保存及流传的不易

  “金砖成造维艰,合适者,往往十不得二,并有全窑无一砖可用者”,在如此重金打造和苛刻拣选下,金砖数量已经非常有限,又经历几百年使用和种种历史变迁,各种因素一直在影响着金砖的完整保存和流传。

  早在嘉靖年间,工部就严厉拣选窑户家藏金砖,所有拣剩破损的金砖立即销毁,即便在漫长历史中,由于落选、贡余、失落等原因流散民间的遗存金砖,很大部分都有严重的破损、磨蚀和风化。但此次西泠春拍专场所呈现金砖,量多且品相整齐、完整,很少有破损和风化痕迹。如此的金砖能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让人感慨它们的珍贵难得,更是钦佩金砖藏家为之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明 永乐金砖一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明 永乐金砖一对

  款识:永乐十七年三月初五日/直隶苏州府县官典史欧祖黑窑户高平曹多佳造68×68×10 cm

  这对永乐十七年款金砖极为罕见。 翻阅近几十年出版有关金砖研究文献和考古研究文章,参考故宫(微博)博物院现保留金砖和民间流散金砖,鲜有永乐年款金砖的身影,难能可贵的是这对金砖品相如此完好,古朴磅礴之势让人过目不忘。其中一块在铺墁砍磨中不再留有款识,但“永乐”二字仍隐约可见,另一块则款识完备,清晰可见“永乐十七年三月初五日/直隶苏州府县官典史欧祖黑窑户高平曹多佳造”等款识,所以说此对金砖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文化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西泠印社2012春季拍卖会时间

  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 拍卖时间: 7月9日 星期一10:30 AM

  上海巡展

  时间:2012年6月22日至23日

  地点:上海静安希尔顿二楼大宴会厅(上海市华山路250号)

  温州巡展

  时间:2012年6月30日至7月1日

  地点:温州华侨饭店23楼掇英厅(温州市信河街1号)

  杭州预展

  时间:2012年7月4日至6日

  地点:杭州 · 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杭州拍卖

  时间:2012年7月7日至10日

  地点:杭州 ·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三楼世贸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网上预展

  www.xlysauc.com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浙江省杭州市清吟街127号 310003

  Tel:+86 571 87896778 Fax:+86 571 87812600 Email: xlpm@xlysauc.com

  上海办事处:复兴西路36号 200031

  Tel:+86 21 64338662 Fax:+86 21 64031569 Email: shbsc@xlysauc.com

  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A座6层E室 100027

  Tel:+86 10 84477279 Fax:+86 10 84476196 Email: bj@xlysauc.com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