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女娲遗骨与假摔:无中生有的旅游营销
眼下,欧洲杯踢得正酣,精彩的比赛是一场接着一场。在足球场上,有些球员为了赢得一个任意球甚至点球而装作被对方侵犯——假摔。在足球场外,假摔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不,日前有消息称,20多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达成共识,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此一“共识”甫出,便遭到网友和专家的集体“拍砖”。有网友惊呼,这简直就是又一个“周老虎”。不过,是否有老虎我们还可以论证,还能把造假者抓起来判个刑。至于这女娲遗骨还真是不好考证。此举足够“聪明”!
据媒体报道,有这样聪明头脑的,可能是一家旅游公司,他们不仅全程参与了考古工作,还准备参与建造一个文化旅游景区和“寻根拜祖圣地”。据说按照规划中的祭祖广场、史前人类博物馆等景点已在筹建之中,看来,万事俱备只欠“遗骨”了。
这样“聪明”的例子在旅游营销中其实很常见。在旅游界,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旅游就要无中生有。这里的“无中生有”经常被演绎成两种情形。
一种是根本就不存在,睁着两眼说瞎话。比如,西门庆故里、孙悟空的花果山。前者不仅不靠谱,而且有辱斯文。照此发展,真不敢想象是否会推出个“访西门故里,追官人脚步”的“偷情之旅”之类的新鲜玩艺儿。而后者,猴子的老家不仅很多,而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在某“孙大圣”老家的广告片中,一群猴子一脸无辜地左右张望,那模样应该不是在追忆先人,倒是可能在期盼游客到来。
还有一种,根本无从考证,眼睛瞪瞎也难辨真伪。比如,我们去某景点游览,导游指着一块大石头言之凿凿地说,这块石头乾隆爷曾经坐过。没办法,乾隆可能真进过这个园子,但是否真坐过这块石头,只有天知道了——你也许不信,但没法反驳。
当然,“无中生有”不一定就是错的,关键看你怎么“生”,“生”到什么境界。在这一点上,似乎应该向芬兰人学习。
圣诞老人本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成年外国人都知道他是假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其“找寻故里”。曾经,冰岛人、瑞典人、丹麦人甚至是美国人为弄清圣诞老人的国籍而争论不休。这时,聪明的芬兰人没有找专家来寻觅老人和驯鹿的遗骨,而是赶紧建起特色旅游景点——圣诞老人村,修了邮筒、设了邮编,便于孩子们能给老人寄信,还建了滑雪度假中心和驯鹿公园迎接游客到来。他们用行动证明,要想吸引游客,挖掘“圣诞老人文化”,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体系、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明白,圣诞老人是一个精神寄托,有没有骨头并不重要。
如果只是找个寄托,确实不必太较真儿。在我国,给神话人物找个家,以此作为民族精神寄托地或是展现民族精神的场所,也无可厚非,比如黄帝陵。其实,真的没必要非得请一群专家,煞有介事地挖坟掘墓。试想,如果西方人想找亚当和夏娃的遗骨就有点困难了——按圣经所说,亚当要比夏娃少一根肋骨,但是,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专家们也不会同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