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在卡塞尔文献展质疑经济增长
最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大展之一——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于日前开幕。全球150余位艺术家用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反思了“经济增长中所坚持的信仰。”由此,艺术评论界认为在此主题下,此届卡塞尔文献展上贫穷艺术最受青睐,除此女性艺术家也出乎意料地占据了半边天。
贫穷艺术占较大比例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总监卡罗琳·克里斯托夫-巴卡戈伊维(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是资深策展人,曾是研究贫穷艺术的专家。而她将本届文献展的主题定为质疑“经济增长中所坚持的信仰”。
许多艺评人调侃该届主题颇像一经济峰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贫穷艺术在此次大展上占据较大比例。甚至中国艺术家宋冬的参展也被认为其作品与贫穷艺术有关。
而在此主题下,文献展的四个分主题则是“主体分身”、“他者的围困”、“希望、乐观和期待”以及“退却的立场”。
女性艺术家顶半边天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又不仅仅是艺术展览,此次参展人员除了艺术家外,也有来自科学领域的,包括物理学和生物学、生态建筑与有机农业、可再生能源研究、哲学、人类学等等。由此在呈现视觉艺术之外,政治、文学、哲学和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展示也成为文献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卡罗琳指出,“本届文献展旨在探索不同知识形式如何参与到重新塑造世界图像艺术的实践中。可能有些参与者的作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均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其行为、姿态、观念与知识,艺术应该是可以‘海纳百川’”。
除此,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另一特点是几乎半数为女性艺术家,这在以往的国际大展上是很少见的。在主展场展厅入口便是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的美国女性艺术家朱莉·梅雷图(Julie Mehretu)的作品。朱莉·梅雷图近两年的艺术地位不断上升,2010年5月至10月就曾在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展示一组半抽象作品。
同样是女性艺术家的还有印度多媒体艺术先锋纳里尼·马拉尼(Nalini Malani),她的创作一直关注社会议题和历史题材,此次带来的作品是影像作品《寻找消失的血缘》。
名词解释
贫穷艺术
观念艺术的一个流派。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于1967年提出这个概念。以捡拾废旧品和日常材料作为表现媒介,用最廉价、最朴素的废弃材料——树枝、金属、玻璃、织布、石头等进行艺术创作。这类艺术家被称为“贫穷艺术家”。
关注
中国艺术家在卡塞尔
此次卡塞尔文献展上,中国艺术家宋冬、颜磊受邀参展。艺术家颜磊的《有限的艺术项目》中,360位名人肖像的油画悬挂在一房间内,从天花板到墙上各处都是。而在文献展的100天内,其中的四分之三油画作品将被带到一汽车加工厂,放入汽车生产线上。进而被加工过的这些作品又带回展览场地。编译:李健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