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藏书成交价七年翻十倍

  上周,备受市场关注的“过云楼藏书”在北京匡时(微博)春拍上,以2.16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古籍善本拍卖的世界纪录,引发人们对古籍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一部“过云楼藏书”,一个世界拍卖纪录,将会对这个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由于需要有较深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内涵,古籍善本作为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一个门类,收藏的门槛较高,一直相对小众。今年春拍,“过云楼藏书”以2.16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古籍善本拍卖的世界纪录。业内认为,这次拍卖提振了整个古籍善本市场,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市场,古籍市场拍品价格将会整体上升一个台阶。

  过云楼为江南名门望族顾氏私家藏书楼,其藏书的3/4已经转归南京图书馆,这次拍卖的是仅剩的1/4, 179种1292册。在这170余种里面最主要的是宋版孤本《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这也使得更多人开始认识宋版书的珍贵,以及对古籍善本拍卖市场的现状和后市的关注。

  6月4日,在北京匡时春拍上,“过云楼藏书”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从1.8亿元起拍,然后以百万元阶梯递增,三位买家谨慎角逐。拍卖现场座无虚席,约有数百人紧张观战。最终在藏家的拉锯战中,“过云楼藏书”以1.88亿落槌,加上佣金为2.162亿元。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拍卖之前曾对本报记者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重要的一场拍卖。” 2005年,这批藏书曾以2310万元的价格在中国嘉德(微博)成交,创下当时中国古籍拍卖的最高价。七年后,这批重要人类文化遗产再次露面,成交额翻了近十倍,成功刷新了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 市场分析

  古籍行情近两年逐渐走高

  著名古籍研究专家孟宪钧介绍,近两年古籍善本的市场行情是在逐渐提高,但按照现在的价值来讲,古籍还远远低于其他的艺术品。其实,古代的书制作非常复杂,第一要造纸,第二要刻版,要刷印,要装订,要盖图章,名家还要批,有很多附加的文化价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景中表示,宋版书留存到现在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无论是从书籍的出版史,文献史,还是艺术史都可以挖掘出很多我们以前没有的东西来。

  “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去年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下滑,但从今年春拍几场拍卖的成交情况来看,古籍善本因收藏范围相对小众,受到的波及较小。海王村今年春拍的拍品档次较去年有所下降,所以成交额也有所下降,但成交率达75.6%,超过去年同期。”多年深扎古籍市场的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彭震尧说。

  “古籍善本的价位还没有达到历史高点,同年代的书与国外相比,价位相差甚远。都是宋代的东西,古籍善本与书画、瓷器相比也便宜很多。” 彭震尧认为,与书画、瓷器相比,古籍善本的赝品相对比较少,有些藏家由于受到赝品的冲击转而收藏古籍善本。

  新京报(微博)记者 范旭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