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尊瓷像背后的达摩故事(图)
山东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展》中,陈列有两件达摩瓷像。一件为清德化窑白釉达摩像,一件为清光绪年间的青花达摩像。有意味的是,两尊瓷像塑造的是关于达摩祖师的两个著名故事。
清德化窑白釉达摩瓷像,色泽单纯晶莹,雕塑的艺术美与材料的质地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纯白为基调,摒弃彩饰,强化了达摩不同凡响的精神境界。只见达摩祖师虬髯卷曲,面侧向右,拱抱双手,明眸深邃,似在凝视远方。他赤足踏几片苇叶立在汹涌的波涛上……传说,达摩是天竺国王的儿子,自幼拜佛祖般若多罗为师。遵照师父的嘱咐,用了3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当时,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达摩路过这里,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有时点点头,有时摇摇头。神光发现达摩摇头,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敬,达摩遂离开雨花台继续北上。
达摩去后,有人对神光说:“你知道刚才那位僧人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说后,惭愧之极,赶忙追赶达摩,一直追到长江岸边。当时,达摩正站立江边,想过江,可是水域茫茫既无桥也无船。岸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达摩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仔细端详达摩,见他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便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他。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这个故事就是“一苇渡江”。
那件青花达摩像,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神色安然从容。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达摩肩头背负的藤杖上挂着一只鞋,而其袈裟底部则伸出一只赤裸的脚,似在蹒跚前行。据说,达摩在中国传扬佛法,曾5次有人投毒加害于他,都被他一一识破。待到第6次,达摩觉得已有衣钵传人,便心安理得地受人毒药,端坐而灭。达摩门人十分悲伤,将老祖入土安葬,又造了佛塔。达摩死后第3年,魏国使者宋云出使西域,归途中遇见了达摩老祖,见其手里提着一只鞋子。于是便问:“祖师要到哪里去啊?”达摩回答说:“西天去。”宋云回来把这事说了,大家都不信,便打开墓穴,开棺检查,发现棺中并无尸首,只剩一只鞋子……这个故事就是“只履西归”。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