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绿松石回归中国名玉
通讯员 方荣华 范珉
3日,竹山县国际绿松石城正式申报全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该项目获批后将成为十堰市首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对竹山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建设“国际绿松石之都”大有裨益。
山不在高 有石则名
绿松石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五彩石,以其艳丽独特的色彩深受宝石爱好者青睐。
竹山拥有绿松石储量5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0%,被誉为“中国绿松石之乡”。竹山绿松石因稀有、质美而蜚声中外,与和田玉、独山玉、辽宁岫玉并称“中国四大名玉”。2009年,“竹山绿松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严打盗采 保住身价
1990年代后期,因无序开采、盲目发展、粗放经营,竹山绿松石失去应有价值。质地上乘的绿松石仅以几百元一公斤的价格被贱卖到外地或国际市场后,再经过简单加工就增值数十倍甚至百倍,竹山沦为绿松石“原始产品甚至原石供应地”。
2008年,竹山关停222个绿松石采矿点,组建矿山执法大队,严厉打击绿松石盗采行为。先后成立竹山绿松石同业协会、湖北省绿松石行业商会、绿松石文化研究基地,搭建了绿松石产业发展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的平台,规范绿松石生产、加工、销售秩序。
该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组建全省首个绿松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绿松石产品质量、外观和结构特征等进行鉴定并公示,竹山绿松石由此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和走出国门的“护照”,维护了绿松石地理标志产品声誉,营造了诚信公正的市场环境。
孕灵于石 张扬品牌
为张扬品牌,竹山孕“灵”于石,深入挖掘绿松石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坚持文玉融合,连续举办八届女娲文化节,丰富其文化内涵,提升绿松石产品附加值。
以“女娲文化”为主题,该县规划建设了女娲山、女娲文化广场、女娲天池等景区,开发1000多种以绿松石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今年女娲文化旅游节期间展出的500余种绿松石旅游产品,让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竹山绿松石”已成为“灵秀湖北”金牌旅游商品和对外交往的名片。
为放大产业集群效应,竹山投资10亿元建设国际绿松石城,建成后将吸纳绿松石加工、经营户入驻,成为集文化展示、产品研发、精品加工、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发展平台,竹山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绿松石集散地。
中国名玉 待价而沽
以品牌提升价值,以文化丰富内涵,竹山绿松石回归“中国名玉”。“每克绿松石平均价格由过去几元升至100多元,在国际市场精品绿松石每克卖到500多元。”竹山绿华珠宝公司总经理胡永华说。
绿松石价格飙升,不少商家囤货或惜售。去年9月,成都商会某客商一次性收购绿华珠宝公司大大小小1000多件绿松石,致使公司一度关门谢客。
去年,竹山绿松石产业实现产值3.7亿元,销售收入3.2亿元,出口创汇260万美元。县委书记佘立柱介绍,县里正组建由政府控股的国有采矿公司,实行限量开采、限量供货,科学有序利用绿松石这一世界级珍稀资源。到2015年,竹山绿松石产业将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点评】
资源型产业的成功转型
绿松石是大自然留给湖北的瑰宝。丰富的矿产资源引来疯狂开采和掠夺式开发,竹山绿松石产业一度陷入资源消耗性增长的泥潭。
从“原始产品甚至原石供应地”到“国际绿松石集散地”,竹山绿松石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规范资源开采秩序、统一质量技术标准,结束了名石贱卖的历史;挖掘文化内涵,更为竹山绿松石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