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隶书李憕诗》310万落槌
新浪收藏讯 6月4日,北京匡时(微博)2012春拍中国书画夜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王时敏《隶书李憕诗》从160万起拍,最终以310万的价格落槌,此件拍品之前估价为RMB 2,500,000-2,800,000,尺寸是:196×76cm。
作品说明
笔精墨妙 益臻神化
——王时敏《隶书李憕诗》赏析
贺炜炜
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起,崇碑之风日盛,书法开始冲破帖学的束缚,隶书继东汉,唐代后沉寂了近五百年后终于迎来了复兴。由明入清的王时敏得风气之先。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其祖父王锡爵、父亲王衡都是高官。他得荫仕太常寺少卿,人称“王奉常”,崇祯十三年退职不出。入清未仕,专攻书画。
王时敏出身高门,文采早着。与董其昌,陈继儒,吴伟业,陈瑚等交往甚密。四方工书画者接踵而至,得其亲授,无不知名于时。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与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着有《王烟客先生集》,《西庐画跋》等。
王时敏的书名为画名所掩,他善于融会古人的笔墨技巧,其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时敏少时得董其昌亲灸,得其真传,于黄公望墨法,尤有深契,暮年益臻神化。《桐阴论画》云:“晚年益臻神化,骎骎乎人痴翁之室矣。”《过云楼书画记》云:“而于子久尤为专诣。”方熏《山静居论画》云:“奉常祖孙,独以大痴一派为法。”
王时敏隶书被称为清初第一。其隶书,字体方整,结构谨严,开合有度,笔法古朴凝重,收笔处波挑极少,而束之方笔,既保留了汉隶的特色,又有唐隶的韵味。王时敏的楷书笔法挺拔有力,结体宽绰通达,浑然天成,既有王书的特色,又有颜真卿书体的风骨。王时敏的行书风格清俊古雅,无滞涩浮弱之气,行笔流畅自如,独具一格。恽寿平《王时敏书画册》云:“观奉常先生遗墨,真行古隶悉备,隶宗汉法,真书规模十三行,表册行书临《枯树赋》兼米南宫,此学书要诀,可略见奉常公一生学力矣。”恽寿平为清初著名书画家,又与王时敏交往甚密,所说当不缪。
此件隶书作品书写于1678年春,时值王时敏晚年。观此书作,用笔老辣凝练,厚重沉雄,少修饰,无脂粉气,不事雕琢,朴实无华。体方笔圆,深厚雍荣,字形端朴紧密。结体正中取长,左右收敛,上下舒展。《桐阴论画》说:“隶书追秦汉,榜书八分为近世第一。”此作当为王时敏隶书之典范。
释文: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台。云飞北阙轻阴上,雨歇南山积翠来。御柳遥随天仗发,林花不待晓风开。已知圣泽深无限,更喜年芳人睿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