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档案馆发现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在中国近代史学著作中,有一部书曾被“海内奉为瑰宝”,这就是清末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昨天,记者在高邮档案馆精品档案中发现了这部“瑰宝”。百年之后,在泛黄纸张上,依然可以看到黄遵宪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此书为何流落到高邮却成为一个谜。
赴日本任职
写书介绍日本成就和经验
2007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去了一趟日本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们了解我们很多,而我们知道他们很少。同样的忧虑也发自黄遵宪口中,不过,那是在130年前。
1877年,黄遵宪随中国第一任驻日本国大使赴日本任使馆参赞。他发现日本人对中国非常了解,而中国人对日本却了解甚少。他清醒地意识到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将要称霸,首当其冲的是中国。于是他广搜资料,写了《日本国志》这本书,全面向国内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介绍了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等体制和发展成就,希望中国能够借鉴日本经验,应对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可惜的是当时没人重视这本书,直到甲午战败后,中国人才开始看这本书。梁启超就是热心的读者之一。
《日本国志》的内容共四十卷,分十二志: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全书共50余万字。
高邮档案馆陈馆长告诉记者,此书不仅继承了我国历代典志的体例,而且有所创新。一是“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书中把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作详细记载,如《国统志》,记古史简明扼要,记明治维新史则极为详尽,该篇3卷,维新史独成一卷。全书除《国统志》、《职官志》、《邻交志》、《学术志》略述古代外,其余八志全部记载明治维新史;二是有作者议论。各志除记述外,均以“外史氏曰”的方式,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得失利弊,并推论及我国;三是运用表、图,全书计制89表,与现代统计表类似,如《兵志·陆军》一节,就有“征兵表”、“陆军文官表”等。
重视海军和教育
首次披露日本海军“底牌”
记者看到《日本国志》中,卷25和卷26是记述日本海军的部分。
卷25记述了日本海军的官阶等级、日本海军武官的薪俸、日本海军舰船资料等。黄遵宪指出,日本海军分为文官和武官两类,文官官阶分为17级,武官根据所属不同的部门,分为9—14级不等。
《日本国志》列出海军武官的薪酬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役,另一类是非役。现役月俸的日本海军官兵,薪酬由一等海军将军的每月400日元至判任级的21钱7分。非役者则由一等海军将军250日元至军医科少尉15日元不等。现役者和非役者的最高级和最低级相差分别是184.3倍和16.6倍。《日本国志》也介绍了日本海军的基本兵役制度。
《日本国志》还列出日本海军扶桑舰、金刚舰、天窅舰、快风丸等27艘军舰的资料,各舰还详列其制造年份、制造地名、船种、船长、船幅、船深和吃水,资料十分详细。
《日本国志》列出了从日本明治元年至明治12年间的日本海军经费数据,显示日本海军省的经费支出,在明治的头八年共耗资576万余日元,年平均为约72万日元;从明治9年至明治13年的5年间,日本海军省常费支出年费由263万余日元至365万日元不等。
近代大国的形成基于海军力量的较量。黄遵宪观察到了这一点。他的《日本国志》中有两章记载日本海军的情况,详细登录了军舰的名称、排水量、建造年月、运兵人数、造价等,并报告了日本海军的总经费。
据介绍,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也是在当时国内首次披露日本海军的“家底”。
除了海军,他认为日本迅速崛起的另一途径是教育。用他的话说是“日本蕞尔国耳,年来发愤自强,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駸駸乎有富强之势。”日本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一下子得到提高:“凡儿童自六岁至十四岁为学龄,必使就学。”
上书朝廷和朝鲜
任内面对琉球和朝鲜问题
伴随明治维新所形成的制度设计,日本向外扩张的“大陆政策”亦迅速付诸实施。这个战略有两个关键点,像用两只手“卡”住中国:一是侵占中国的台湾,一是侵占朝鲜。他们先从吞并当时为中国属国的琉球开始。日本人向清政府发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台事专条》,实际上是迫使清政府默认琉球人为日本人,使日本吞并琉球合法化。
到日本任参赞的黄遵宪具体参与了中日琉球问题的交涉。他曾经上书朝廷直呈利害:“日本今灭琉球矣,明日且及朝鲜,欲必未尽厌也,其势且将及我。”“又况琉球迫近台湾,我苟弃之,日人改为郡县,练民兵;琉球人因我拒绝,甘心从敌;彼皆习劳苦耐风涛之人,他时日本一强,资以船炮,扰我边陲,台湾之间,将求一夕之安不可得。” 但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和软弱,最后没能扭转局面。
至于日本在朝鲜方面的用意,日本的用意正如其“征韩论”代表人物副岛种臣所说是为了“把朝鲜置于日本支配之下并抱持中国”。1876年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朝日江华条约》,条约首款即规定:“朝鲜为自立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
黄遵宪深知日本用心,经过认真思索,写出了一本小册子转交给朝鲜方面,这就是《朝鲜策略》。其中心思想是建议朝鲜实行开放政策,利用列强势力牵制日、俄侵略图谋,以便赢得时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充实国防,求得自存自立。这本小册子对当时整个东亚局势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