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西晋城 良户,一座活着的太行古村落(图)
正面为蟠龙寨的西门城楼,右边为侍郎府正门。(资料图片)
几乎所有人家都有美丽的压窗石。(资料图片)
随处可见的精美雕塑。(资料图片)
走进良户,便是走进了美的世界,走进了不断的惊喜和震撼中。
这是一座古老的村庄,是一座活着的太行古村落。从金元遗存的玉溪观里走出,漫步在明清一条街上,触摸着唐石宋砖,聆听着鸡鸣狗吠,我分明感觉到了村庄深处那颗活泼泼跳动的心,那铿锵有力的律动,穿越时空,箭矢一般飞来,震颤这片土地,震颤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
难怪著名乡土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会这样说:“通过良户的遗存,告诉人们知道,生活是应该而且可以这样精致地、艺术地、富有感情地和实事求是地去创造的。”
难怪一位专家会无比眷恋地抚摸着良户村中早已废弃的猪圈墙上的残砖断瓦说: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猪圈。
难怪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会对良户难以忘怀,缠绵悱恻……
选址讲究
坐落在三架山梁上如金凤展翅
良户村北枕凤翅山,南对虎头山和双龙岭,西望空仓岭、高平关,交河和里沟河在村南合二为一,向东南流去,最终汇至丹河,流入黄河。这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山环水绕,得天独厚,实在是一处农耕文明背景下最为理想的人居聚落之地。
良户古村以祖师庙到观音堂为中轴线,西接西街、后街、太平街,东接东街和蟠龙寨。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记忆的村庄,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郭、田两姓家族在此建庄,始称“两户”。宋初,陆续有王、李、秦、赵、张等姓迁来,村落不断扩大,至元时已初具规模,村名也由“两户”改称“良户”。不过村中还有一种说法,村人介绍,祥考村中现存历代碑刻了解到,良户一名取义吉祥,是因村落选址于三架大山梁上,形似凤凰展翅而得。为考证这一说法,记者随村民爬到村外的山岭之上,在村民的指点下远眺良户古村,隐约之形状果然极似凤凰。位于村中岭上的双进士院是凤头,东西两街为双翼,鸽子院后院是凤尾,田家后花园白果园则为尾翼。
这只振翅高飞的凤凰一飞就是数百年,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极具特色的古村落,真实记录并再现了明清时期丹河流域太行古村落农耕商贾的生活图景,传承下来独具特色的祭祀、上党八音会、民间社火、古庙会、传统手艺等丰厚的文化遗产。2007年6月9日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的玉溪观历史建筑群正在申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防御严密
戒备森严的蟠龙寨固若金汤
蟠龙寨可谓良户的“村中城堡”,建于村北高岭之上,是明末清初田驭远率领田氏家族为抵御农民起义军侵袭而修筑的堡寨式建筑。走在寨中,时时处处都会感受到一种戒备森严的气氛,由不得人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寨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门前的石狮,照壁上的鸟兽花草,都如警觉待命的伏兵,仿佛一有响动便会跃起,厮杀拼命。
走进蟠龙寨,带路的村民先是自豪地讲了田逢吉救父的故事。农民军初起时打家劫舍的事时有发生,良户望族田驭远倾其所有恳求释放乡亲,农民军反用刀胁迫他的父亲田可耘,田驭远引颈求代,不想田驭远五岁小儿田逢吉冲出来 “匍匐哀嚎,号泣父旁,若请代状”,以弱小之身担当大难,农民军军士纷纷说:“勿惊孝子!”此事在清雍正朝《泽州府志》、乾隆和同治年间《高平县志》皆有记载。
田逢吉长大后果然很有作为,清顺治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仕至浙江巡抚,被称为“田阁老”。
蟠龙寨现存侍郎府、东西宅、佛堂、书房院、管家院等。侍郎府是蟠龙寨最重要的建筑,一进三院,高门大户,双狮雄立,五门相照。进门迎面是巨大的麒麟凤凰砖雕照壁,四周围绕祥云海浪、珍禽瑞兽、奇花异草等吉祥图案,轻轻抹去浮尘,精雕细刻顿时栩栩如生。遗憾的是,麒麟浮雕于破四旧时被凿掉。据说,为凿掉这只麒麟,村民们拿凿子、锤子轮番干了几天几夜。
庭房院迎面三间大厅高大豪华,墙厚三尺,铁甲裹门,并筑有吊桥,外人想要进入楼内,先得爬上九级陡峭的砂石台阶,待屋内放下吊桥,才可进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村民介绍,楼内建有水道和地道,从地下室一暗门进入地道,直接通往寨后的山谷。与皇城相府的山河楼相比,良户侍郎府居住和防御更为两全其美。
蟠龙寨有西、南两座城楼,互为犄角。西门城楼建于一陡坡之上,下面开阔沟地为百果园,易守难攻。南门城楼建于东南角,坐北朝南,筑有厚重夯土城墙,东墙下有藏兵洞。听村民说,他记得小时候常在南城楼下的暗河里耍,南门城楼前有瓮城,三面临崖,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商贸昌盛
明清一条街是活的“清明上河图”
走在明清一条街上,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变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畅游在热闹繁华的寻常日子里。
东街和西街在观音堂相接,街边建筑多为明万历年间修建,少数为清代建筑。街道北边除“复始第”和高家院少数大户人家的宅院外,多为前商铺后住宅形式,一条条幽深的胡同为北方少见,大概是见多识广的主人从南方带来的理念。路南多为油坊、铁匠铺、银匠铺、染坊等建筑,目前已留存不多,多数被拆,建成了猪圈、茅厕等,大概正是专家教授所感慨“世界上最昂贵的猪圈”处吧。
沿街而过,令人惊叹的东西实在太多,保存完好的宅院,清晰如新的砖雕,生龙活虎的瑞兽,精品、珍品比比皆是。如此繁华的村庄,如此精致的村庄,如此优雅的村庄,的确少之又少。我曾去过沁水的郭壁、窦庄、湘峪,去过阳城的皇城相府和郭峪,也曾慨叹沁河流域古村落建筑的精妙,但良户古村的完整性、丰富性和艺术性,让我不得不由衷地折服,她实在是丹河流域太行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复始第为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始建,一门高耸,两狮静卧,三雕精美,四围严合。正房四根通天砂石柱使这座民宅有了大气魄,传递着主人非同一般的胸襟和眼界。东、西厢房压窗石上的浮雕更是对主人品位的佐证,除雕有花鸟兽,还对应着刻有孝、悌、忠、信、义、廉、耻八字,南廊下是三米多高的砖雕“三元坊”大照壁。院深墙高,在此弥漫了数百年的儒家思想带着青苔的鲜湿气息依然浓郁,沁人心脾。
安吉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修建的商铺,占据村子商道中央位置,可想当年之繁华景象。东西各设有牛家客栈、天元昌、典当铺、估衣店、酒馆、板店、更房等各种商铺。明清时期,由于当地煤铁林木资源丰富,良户村的农耕、商贸迅速发展,林立的店铺商号和遍布全村的手工作坊便是印证。
如今的安吉居门前静可罗雀,数百年前那车马粼粼、人声沸沸的情景不知可否重现?眼下不少地方投巨资建“明清一条街”,良户这条现成的、原汁原味的“明清一条街”岂是那仿冒品可比之一二的。
生活精致
“三雕”传递先人的美好祝福
建筑是凝固的乐曲,你一走进它,这乐曲就婉转流动起来。良户样式丰富、寓意美好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构成了这华美乐曲中最为玲珑美妙的旋律。
良户“三雕”取材自然,内容丰富,质美艺巧,匠心独运。砖雕的淡雅、木雕的华美、石雕的粗犷,相互映衬,雅俗共赏,历经风雨吹洗,依然散发着农耕文明滋养下人们优美的生活和耀眼的智慧。砖雕集中在照壁、墙体、门楼、门罩、匾额、屋脊上,石雕多用在照壁、牌坊、石栏杆、抱鼓石、窗台石、门槛石、柱础、碑刻和匾额,木雕多集中在建筑的梁架、斗拱、额枋、雀替、垂花、花板等和室内的家具上。举目一望,雕花遍地,但却风格迥异,同样是狮子滚绣球,高家的就肥胖些、和善些,刘家的就清减些、威严些,田家的就浓艳些、凌厉些。
精美的雕品太多,以致我眼花缭乱、记忆混杂,像小小山村骤然跑出来一群美貌别致的少女,虽不能逐一记清她们是谁家的女儿,但个个俊俏的模样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中……石雕“一品青莲”丰美鲜活,如一盏明灯,把狭长昏暗的胡同都映亮堂了;构思精妙的八卦图照壁,洋溢着引人深思的哲学意味;侍郎府前院厅房的雀替,祥云中,精雕细刻的凤凰正展翅起飞,让人依稀觉到了那翅翼掀起的风。
还有压窗石,几乎遍布村中每一个院落,雕刻风格虽然相近,但内容绝无雷同。有菊花、向日葵、桃符等,有锦鸡、兔子、白鹭等,还有日常饲养的猪、羊、鸡,这在别处极为少见。良户的压窗石工艺精美自不必说,寓意也颇具匠心,可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蟠龙寨侍郎府的一枝梅压窗石算得其中精品,文气十足,以简驭繁,回味无穷。
泛神崇拜
成就了良户村丰沛的文化积淀
良户先人“精致、艺术、富有感情”的生活,是我等后人所望尘莫及的,因为那种精致与优雅就在一心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直观地说,良户先人精致的生活是其独特文化的积淀和发酵。
良户是杂性村落,有官宦大家,有商贾大户,有平头小户。自古以来不断有外民迁入,无论是在外做官,还是在外经商,都会带入不同的文化内容,潜移默化中交融生发出良户独特的文化风景。
泛神崇拜可谓良户的一大特色。良户古村东西南北四方都有宗教建筑,现保留有不同时期的17座庙宇。这些庙宇主要集中分布在古村落的东南角,像是一个专门规划的宗教区。玉虚观、大王庙、文庙、祖师庙、东三庙、观音堂等寺庙建筑,在青砖灰瓦、高低错落的古村中相互辉映。最古老、最有特色、规模最为宏大的是前临河流、后屏村庄的玉虚观,建于金代明昌五年(公元 1195年),现尚存金代状元李俊民撰文,泽州长官段直刻写的石碑一通。其前殿、中殿、后殿石柱雕刻精美,斗拱硕大粗壮,彩绘、壁画凸现出一种幽古沧桑的美感。祭祀商汤的皇王宫,祭祀关羽的关帝庙,祭祀地方神灵的白爷宫,还有更为实用的马王庙、牛王庙、虫王庙等。一个村庄拥有如此之多的庙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良户的民间和民俗文化也丰富异常。传承了街道士、出旗山、擎神会、百子轿、送鬼王、散路灯、迎神赛社等活动,流传着马仙姑祈雨、二郎神施法豁口火焰山、背红毡盖黑虎等民间传说,还有许多与长平大战有关的历史故事。良户历史最悠久、传承最完好的民俗活动当是正月十七的街道士巡游,这是祭祀神明与祖先的最好供奉,是全村人的狂欢节。巡游完毕,夜幕降临,打完铁花后,夜深人静之时,村民还要举行庄重的散路灯活动。
村民的讲述充满激情,看他脸上流露的虔诚与快乐,听他用土的掉渣的良户话讲这雅致的生活,我由衷地感叹:良户人的幸福生活源自他们幸福的内心,良户古村的迷人风采源自她深厚驳杂的文化底蕴。
在良户村以及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许多次这样想象:一天的劳作之后,苍茫山色中,在众神庇护下,在雅致院落里,踏实地过素朴的日子,并时时审视自己的心灵,修正自己的言行。这是怎样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艺术之最高成绩,荟萃于一痕一纹之间,任何刀削雕琢,平畅流丽,全不带烟火气。”
不带烟火气,正是把那烟火气消解在一砖一瓦、一痕一纹间,生活融于艺术,艺术美丽生活。用建筑留住历史的温度、厚度和密度,并使之更加温润而鲜活,绵延亘古。良户,就是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范本。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