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说明书”说明长征细节(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军中的女兵,后排左一为康克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一军团的单杠、跳远比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红军的歌舞表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准备做饭的红军战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一师官兵帮助农民收割庄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泽东、贺子珍夫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继《雷锋1940-1962》获得巨大轰动之后,日前,北京三联书店与时代华语公司再度联手推出“革命说明书”系列作品的第二部《红军1934-1936》。

作为“中国唯一一本八零年代视野中的红军说明书”,该书独家披露了上百幅由国民党当局保存的红军档案图片,作者师永刚与刘琼雄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再度引领“红色题材”新锐解读风潮。该书在台湾同步推出后即跃上诚品书店排行榜,《中国时报》撰文称:“《红军》成为岛内人好奇的原因是读者都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军队?”

《红军1934-1936》与《雷锋1940-1962》一样,打破了以往对革命题材的宏大叙事,关注细节、以散点式的方式对红军长征进行记录。全书共分为16章,内容涉及了许多以往人们未曾涉猎与关注的内容,诸如红军长征食谱、长征时用过的器物、红军病历、长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长征中流散各地的红军士兵命运等。

这本书与之前出版的相关题材图书最大的不同是,作者并不纠缠于那些当年的斗争甚至各种解密故事,而是更多着墨于琐碎小事及无法忽略的诸多细节。

《凤凰周刊》主编、曾掀起国内名人画传风潮的作家师永刚称:红军’这个词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具备多种解读的意义。70年前的故事,对于这代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肯定不是所谓的解密,以及当年的某部分猎奇。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找到与今天的阅读心理、与影像轰炸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读者沟通的秘密通道,是我们企图通过这本书所进行的一次探索。我们想找到全球化语境下的上世纪30年代与2012年之间的关系,剔除更多的表层意义,让红军与长征回归常识。”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