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经营相亲茶社并设贵宾室

  鼓楼是南京的地标式建筑。在这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代遗址公园近日却被曝出经营相亲茶社,并专设“贵宾室”,禁止游客入内的消息。南京市民、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反映,鼓楼公园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经营茶社已经违规,又设置“贵宾室”这类特权区域,希望鼓楼公园能改弦易辙,尽快还楼于民。

  市民爆料 茶社三楼“贵宾专用”

  据方青松介绍,自己十分关注南京古文化遗迹保护,作为南京地标式建筑的鼓楼,现在变成了一座经营性的茶楼。公园为了增加收入,近期还专门撤掉了一些文物展柜,并在康熙御碑的周围摆满了茶桌,而鼓楼的三楼更是成了“贵宾厅”,一般人连上都上不去,十分不妥。

  “鼓楼公园代表了南京悠久的文化底蕴,这么有价值的文化主题公园沦落为相亲茶社已经让人痛心,现在还设有‘贵宾室’,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方青松呼吁,鼓楼公园应该加强茶楼管理,在充分保护的情况下,将三楼向公众开放,杜绝特权印象。

  此外,方青松还表示,鼓楼现在每周都会迎来相亲会等“包场活动”,巨大人流量需要增加提供茶水、咖啡等服务,必须要用水用电,会对有木制结构的大厅带来火灾隐患。顾客喝茶用餐也会产生垃圾,如稍有不慎还可能对毫无保护措施的康熙谕碑造成破坏,这些都让630岁的鼓楼不堪重负。

  记者探访 “贵宾室”摆满明清家具

  根据方青松的反映,江南时报记者来到南京鼓楼公园。一进大门就看到一块“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朱红色的墙楼源自明代建筑台基,入口处抬眼便可望见“鼓楼茶社”四个大字。鼓楼的二楼和三楼都是茶楼的经营场所。公园内也有很多相关的宣传广告,其中二楼被称为“康熙厅”,三楼是“贵宾厅”,提供“包场”服务。沿着斑驳的明代石阶,记者来到二楼的茶社,由于是午后,茶社没什么客人,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在整理茶具。大厅中央的康熙御碑非常显目,周围竟摆放了十几张茶桌。桌上摆有“喝茶请坐”的牌子。御碑的两侧各有一件青铜器造型的文物,用玻璃罩罩住。

  记者发现上三楼的入口上了锁,注明“游客止步”。鼓楼公园管理处经营部的负责人称,三楼一般用于接待领导和贵宾,不对普通市民开放。记者在工作人员陪同下上了三楼,发现这里果然“别有洞天”。在上百平米的空间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明清红木家具。这些家具雕刻精美,非常奢华。由于是清朝重修鼓楼时留下的配套家具,这些家具无疑向外界展示了鼓楼的悠久历史。

  公园解释 设立“贵宾室”确有必要

  “茶楼贵宾室一直都有的,主要还是起到保护作用。”南京鼓楼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张彦宁告诉记者,茶社三楼过去曾是南京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相关部门过去在这里设立烟花燃放监测指挥部等观察点。此外,贵宾室也陈列了众多明清红木家具,不对外开放也是从保护这些历史文物角度出发。不过,相关人士也坦承,贵宾室有时也开放,主要给一些有身份的人士开会或是举办沙龙。如果有单位包场,他们也会予以使用。

  对于外界质疑公园经营开发过度,危害文物安全的情况,张彦宁表示,鼓楼公园从事经营性活动有历史渊源,从民国时这里就建有茶楼,现在各项经营活动对鼓楼古建筑本身没有影响。鼓楼公园管理处现在是隶属于鼓楼住建局的事业单位,是差额拨款单位,公园每年经营指标要200万,就是这样每年仍有不少的经费缺额。从内心讲,公园也不想搞这些经营活动,但在当前的环境下,实在是迫不得已。

  文物部门 确有不妥,但无法处罚

  记者了解到,就鼓楼公园存在的问题,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和文化遗产行政执法支队专门到鼓楼公园进行现场督察。相关执法人士认为,文保单位经营茶楼,还开设贵宾室提供包场服务,这些举动似有不妥,但由于目前相关法律不是很健全,他们找不到任何处罚依据。

  近年来,文物保护单位“变身”经营性场所屡屡引发争议,在全国屡见不鲜。2011年9月,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经营性活动管理规定(试行)》。明确提出五种禁止经营性活动的情况:一,背离公共文化属性,以各种名目对公众设置准入门槛的;二,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三,租赁、承包、转让、抵押文物保护单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开发的;四,妨碍公共安全,对文物保护单位造成安全隐患的;五,其他违背法律法规情形的。鼓楼变茶楼,三楼变成“贵宾区”,是否属于以上禁止情况仍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判断。

  鼓楼公园简介

  鼓楼位于南京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到了清代,鼓楼只遗留下城阙,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在原先明代鼓楼的基座上树碑建楼,有三层,御碑树在鼓楼二楼,记载着康熙对地方官员的训谕,保留至今,故而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

  南京解放后,鼓楼公园由工赈总队园林中队管理,重新修缮、绿化。又曾作为消防部门的瞭望哨。1957年8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鼓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公园面积2公顷,拥有绿地面积0.8公顷,苗圃0.5公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