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编织出黑檀红木神话

  红木家具被称为家具中的贵族,近年来备受消费者喜爱,价格节节攀高。在巨大的商机背后,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开始流入市场。记者历时数日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中,不少标称黑檀、红檀、黑紫檀之类的树种则根本不存在,其基材大多是普通木材,甚至是杂木。这些家具以子虚乌有的名称攀上红木的高枝,售价可能是普通木材家具的十倍以上。(2012年4月29日《重庆商报(微博)》)

  利益的驱使固然是造成家具材质造假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没有消费者的盲目投资和市场的缺乏监管,“黑檀”的神话还不能够被创造和编织。虽然,如今横行市场“黑檀”的神话幻灭,但如果类似神话营销的手段一日不除,消费者还会继续陷入商家编织的“利益圈套“中,而不能自拔。

  黑檀的兴起,和紫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者作为一种名贵的木材,自明代之后开始一直作为名贵家具的重要材料被大量使用。随着近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古典家具收藏的兴起,这种即将开采完毕的树种无法承担着日益庞大的消费量,因此,也就出现了一批“榜亲戚”的黑檀、红檀、黑紫檀之类的树木大量涌现。

  而这种既不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红木树种属类,也不是植物的学名的木材,之所以长期泛滥于家具市场,并且以暴利收益,一方面,是由于消费市场的旺盛,和市场的盲目性所造成,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家具市场的鉴定以及行业标准的欠缺也造成了这种“心知肚明”的潜规则横行数年,却无法查出。

  事实上,黑檀“神话”只是点燃了诸多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一些造假乱象。值得警惕的是,越来越多的造假行为开始以“榜亲戚”的方式出现。无论是之前被媒体曝光的北京某超市拿黑芸豆冒充黑豆,还是此次部分家具厂用黑檀来混淆紫檀的做法,都显示出,在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少不良商家为了到谋取暴利的目的,而不得不选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而违法成本过低和长期以来的监管缺失也造成了此类神话的长期存在。

  值得庆幸的是,近日,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布,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业内人士称,新国标如果实施,将有效减少市场乱象。但实际上,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各个行业的潜规则无法打破,黑檀的神话也就会继续存在。

  实木家具的实用性质和收藏性质决定了商品本身的具有的特殊性。相对而言,实木家具不可能依靠市场监管来进行自律。特别是一些仿古家具中,木材的鉴别常常需要从事多年的专家才能够鉴定出材质,更遑论消费者购买时所遇到真伪鉴别问题。

  因此,除了依靠政府出台行业标准,还需要依靠市场本身来进行合理调节,抑制投资消费市场的过度膨胀,从而减少市场盲目造假甚至概念炒作的行为。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市场联动机制,管罚并行,这样才能消除诸如黑檀这样匪夷所思的造假神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