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近代银质文房用品需关注纹饰(图)
因市场上较少见,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很高,此类艺术品值得一藏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 整理
因为文人雅士喜爱,“文房四宝”用品一直为藏界所喜爱。不过在各种材质的文房用品中,银质的因为其自身价值和做工的考究,兼顾使用价值,弥足珍贵。然而因为古代的银质文房用品踪迹难觅,因此在拍场上也比较少见,也甚少见诸报端。有藏家总结认为,收藏近代银质文房用品,一看银器质量,二看纹饰意头,三看制作精美程度。
银质文房用品相对比较稀缺“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此外,文房用品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
中国古代文房用品的使用和制作历经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代为民间所喜爱,亦备受文人雅士推崇。作为贵金属的银质文房用品,其既是实用器又是观赏品,使其在制作上力求尽善尽美,堪称艺术品。
不过古代的银质文房用品现在踪迹难觅,现在所见到的基本上产生于晚清至民国这一时期的了。
由于珍稀和制作精美等原因,有藏家认为,银质文房用品很值得收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市场上成交的中国银器不足1万件(套),还不足西方银器一天的成交量,剔除重复交易(多次换手),流通数量更少,可见中国银器的稀缺性,银质的文房用品就更少、更珍稀了。
收藏文房用品需关注纹饰寓意
既然是收藏银质的文房用品。藏友首先就要鉴定它的材料,也就是说,它首先必须是银器,而且还可以根据银的成色判断其价值。对于老银器的辨别方法,收藏周刊曾介绍过,这里就不再细提。
其次,文房用品是古文人雅士所用之物,为了迎合他们考取功名、俸禄丰盈或避祸趋吉等意头,制作者也在造型和纹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非常考究。特别是纹饰,清代至民国时期,吉祥瑞庆的纹饰盛行,可谓“纹必有意,图必吉祥”。比如鹿纹墨盒,鹿与“禄”谐音,就寓意俸禄丰盈之意。
银质文房器物因为大量融入了吉祥图案的寓意而广受欢迎。因此,收藏银质文房用品,藏品的纹饰意头不得不看。
再次,判断其价值,当然是要看艺术品制作是否精美,包括纹饰。
下面就以一些藏友所藏,为数不多的银质文房用品为例,细加分析它们的特点,希望对藏友有所启发。
近代银质文房用品鉴赏
●鹿纹墨盒

这是一件恒孚款鹿纹墨盒。“恒孚”银楼始创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为中国四大银楼之一。此墨盒盖面饰刻一头小鹿立于草地上,艳阳祥云挂在天空。取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鹿鸣》)的意境。鹿与“禄”谐音,此文房器象征着红日当头、功成名就、官运亨通、俸禄丰盈之意。
●仙翁笔掭

这个童子拜仙翁笔掭,高9.8厘米。此器仙翁神态安详,双目凝视,颇为传神,有一种肃静沉古的气质和风度。此器下部是一个桃心形的笔掭,笔掭盒内一角饰一只小蝙蝠,盒盖上两只蝙蝠相对,中间一童子仰头翘臀匍跪于桃心盖上给仙翁祝寿,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
●荷莲笔掭

此笔掭长10.8厘米,高6.2厘米,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出荷塘生态。整个银器造型构思巧妙,达到了一种艺术上的平衡和谐,给人以恬静雅致的美感,是文人案头上的一道风景。
●桃形笔洗

蛇娃蝶纹桃形笔洗,高1.9厘米。此器整体为桃形。桃为五木之精,能镇伏邪气。桃子周围饰以蛇、蟾酥和蝴蝶,也有驱邪避毒的含义。这说明当时,避祸于安、逢凶化吉的心理正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