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之竹雕艺术品鉴赏

  在我国竹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初露头角,到了明、清两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名家辈出。尤其以嘉定、金陵派为两大代表。嘉定派以朱鹤、朱缨、朱雅征祖孙三代为代表,他们能书善画,擅用深刻、浮雕和圆雕的手法,运刀自由,作品亲切自然。金陵派则以浅刻为主,不讲究精雕细琢,只就天然形态,稍加琢磨,作品浑然天成。

  市场走向

  虽说竹雕艺术在拍卖市场中被列为工艺杂项,但是竹雕通常就将穷工极巧,精雕细琢,更为可贵的是中国的竹雕工艺独树一帜,特点鲜明。因此也造就了国际收藏界宠儿的地位。目前竹雕器的市场价格近几年也在不断的攀升。

  鉴赏知识

  由于早期的竹刻制品遗存很少,到今所见多为明清传世品,品种多以笔筒、香筒为主。到了清代后期,工艺就比较单一,用刀平浅,常作阴刻。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

  首先看款式,藏友应该要尽量收集名家之作。在流传至今的一些竹雕上,虽然不少没有留款,也无法查明作者,但也有是留下款的。如果这款是竹雕名人,其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普通竹雕高。

  然后看工艺,竹雕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刀工的好坏,造型是否有特点,是否具有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影响竹雕的价格的原因。同时在选购时通常还要把握竹雕的精美程度,使其具有收藏价值。

  接着看色泽,一般来说,作品的年代愈久,器表的颜色也愈深。这种色泽的产生,多是常被人们赏玩摩挲的缘故。质地好,有包浆,纹路自然,竹皮呈红色的作品往往价格高,且更为走俏。

  最后看来源,经收藏家鉴赏收藏过的精品,或者曝光率过高的作品,由于其真伪不存在问题,艺术价值、收藏保值性毋庸置疑,所以一旦现身市场,就会成为交易中的焦点,藏友都会不惜余力的去争夺。

  笔者认为竹雕作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将是一个投资热点,而且它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未来必将刮起一股收藏圈内的最炫民族风。(来自太阳雨新浪博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