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昂贵当代艺术家是这样炼成的

  (文/迟海鹏)

  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于3月24日傍晚出现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大堂。杰夫·昆斯一家将去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星堆博物馆(微博),并拜访蓝顶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在到达成都之前,杰夫·昆斯在中国的公开亮相是3月21日傍晚在北京中央美院举办的讲座《杰夫·昆斯:197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期间引发了国内讨论杰夫·昆斯的热潮,我们了解到杰夫·昆斯的成功是因为其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维持了一种暧昧的关系,杰夫·昆斯给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启示,是一个艺术家的成功需要艺术和商业两只脚并行,二者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缺一不可。那么昆斯究竟是怎样依靠市场成就自己的,他的艺术作品市场表现如何,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崛起之路:杰夫·昆斯的市场形成

  杰夫o昆斯生于宾夕法尼亚州,20世纪80年代他到纽约发展,当时正值纽约艺术市场和艺术品销售最繁荣的时期。杰夫o昆斯刚到纽约时曾在纽约当代美术馆当推销会员,不久之后被经纪人玛丽·布恩(Mary Boone)发掘,之后他又转到Annina Nosei画廊旗下。早期的时候他并没有获得什么关注。这迫使杰夫o昆斯还必须在华尔街当股票中介维生。1985年是杰夫o昆斯崛起之年,他在纽约的东村(East Village)举办了名为“平衡”的系列作品展,这个区旁边就有许多正在积极寻找艺术新秀的重要收藏家,包括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这次展览杰夫o昆斯展出了放在液体中的篮球、耐克篮球运动明星、救生艇等现成物的仿制品。即使当时受到严重质疑,今天的艺术评论也多数肯定了杰夫o昆斯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认为他把握到的正是80年代起富裕社会里不可抑制的消费恋物风气。

  80年代末期,他娶了意大利情色演员伊洛娜·施塔勒(Ilona Staller)为妻,制作了《天堂制造》系列,并在公开场合展示了这系列以“性”为题材的作品,引起了社会的轰动。这个系列取得成功之后,杰夫o昆斯却因为离婚而陈寂。1992年,杰夫o昆斯的作品《小狗》在第9届德国文献展首次公开,获得满堂彩,经过五年的沉默期,昆斯于1997年在巴黎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回顾展,正式复出艺术界。然后为了1999年在索纳本德画廊 (Sonnabend)所举办的个展,他制作一系列名为《乐逍遥》的作品,定价在10万美元至20万美元之间。

  1999年成为杰夫·昆斯的突破之年,他有2幅重要作品出现在拍卖会场上;将近等身大小的《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1988)在1999年5月送到佳士得拍卖会场上,结果引起德奥菲(d´Offay)与当时佳士得当代艺术部门的主管Philippe Segalot之间互相竞标,最后德奥菲以40余万美金买下该作品。六个月后,为了争夺其作品《粉红豹》(《粉红豹》是昆斯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造型是卡通人物“粉红豹”拥抱着一个体态丰满的金发美女)而展开的竞价更加激烈,原本估价在60万至80万美元的价格整个翻了两翻,美国出版业巨头彼得·布兰特最终以180万美元的价格从佳士得拍卖行买下这件作品。这件作品堪称杰夫·昆斯在艺术市场上的一次突破。

  如今杰夫·昆斯作品平均单价已达到五百万美元以上,平均成交率高达85%以上。在2007年11月14日苏富比(微博)拍卖中,杰夫·昆斯创作的《悬挂的心》以2356万美元成交,创下了在世艺术家的成交价新纪录。这使他成为拍卖场上作品最值钱的在世艺术家。这件雕塑作品是昆斯“庆典”系列作品中的一件,它约3米宽,1.6吨重,从外观上看是一颗鲜艳亮丽、还系着蝴蝶结的超大红心。杰夫·昆斯用了10年时间才制作完成,而这件作品刚从昆斯的生产线上新鲜出炉就直接从仓库运送到了拍卖行。紧接着2008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上,雕塑作品《气球花》(1995-2000年作)以2572万美元的天价成交,再次刷新了杰夫·昆斯作品成交价的记录,成为他目前成交价最高的作品。在经过当代艺术品市场行情两年的下跌之后,2011年杰夫·昆斯的作品《粉红豹》和《巴洛克鸡蛋和蝴蝶结》分别以1688万美元和624万美元成交,再次证明了这位当代艺术家作品仍有很强市场号召力。

  用之有道:昆斯对金钱的利用         

  当一般的艺术家把艺术和金钱分开时,昆斯的作品却依靠市场的力量向前迈进。有评论认为,杰夫o昆斯的艺术在商业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早年的经历。他1976年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即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而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谋得一个职位,还在华尔街做过5年经纪人。曾担任证券经纪人的杰夫o昆斯具备了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强悍的谈判技巧, 这种经验使杰夫o昆斯深谙如何与商人、律师交涉,顺利取得仿制权,从而为他作品就地取材提供了捷径。

  不拒绝金钱与商业的杰夫o昆斯却不接受来自他取用图案的厂商赞助,因为这不是他创作的目的。对于艺术品的创作,杰夫o昆斯自己只出主意,他在休斯顿和纽约百老汇的SOHO楼建成了类似安迪·沃霍尔工厂模式的工作室,并雇佣了30多个助手。杰夫o昆斯的作品虽然题材都很简单,但是技术上都相当有挑战性。一件巨形雕塑必须看起来像充气玩具或透明气球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要符合杰夫o昆斯对华贵简单的质感要求就更难。他常和顶级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合作,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

  美国的《Artnews》杂志的记者Kelly Devine Thomas剖析出杰夫o昆斯作品大卖的策略。认为昆斯的艺术性策略有以下几点:其一、作品要大,大到能和豪门宅第相称;其二、作品质感要好,好得让人想情不自禁要抚摸,想拥有就只好买下它;其三、作品要亲切打动人心,尤其是打动富商、贵妇名媛内心“浮华的孤寂”;其四、制造话题,让自己成为注目焦点,名人的东西总有人抢着要;其五、与其把自己当艺术家看,不如把自己当广告明星用。

  杰夫o昆斯的确切合了以上的五点总结,他身边总是紧密聚集着当代艺术领域的强势人物,像画廊主索拿本德(Sonnabend)、迪奇(Deitch)、高古轩(Gagosian)、慕钦(Robert Pincus–Witten,画廊C&M的主席),还有伦敦收藏家萨奇(Charles Saatchi)、希腊建筑业巨头乔诺(Dakis Joannou)、洛杉矶地产商艾利o布洛德(Eli Broad)、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老板皮诺尔特(Francois Pinault)等。他还深谙媒体推广之道,不忌讳亲自上拍场推销自己的作品,同时将商业推销技巧也运用到了作品的销售中。他会配合拍卖公司摆姿势拍宣传照,当佳士得推出他的作品时,他也曾参与宣传事务讨论,佳士得表示:“有些艺术家对于拍卖的过程持非常怀疑的态度,不过昆斯却乐意拥抱这个过程。” 

  凡是需要许多人支持与合作的复杂活动,杰夫o昆斯一向不落人后,他有办法说服他的收藏主预先支付制作费,他才开始制作作品。以《庆典》系列作品为例,为了筹措巨额的人力与制作成本,昆斯开始与画廊主迪奇(Deitch)、赫茨勒(Hetzler )与德奥菲(d´Offay )合作,并且在作品完成之前“预售”给收藏家,这些预付金通常都很高,因此他被芝加哥的艺术经纪人唐纳德·杨(Donald Young)称为“战利品艺术家”。

  埋下伏笔:杰夫·昆斯的中国之行

  结束了北京、西安和香港的旅行后,3月24日傍晚7点,杰夫·昆斯来到了成都。“其实我们早就想来了,从去年就开始计划。但当时我们的小女儿才出生几个月,不方便带她长途旅行,所以就拖了一年。”杰夫·昆斯在接受成都一位记者采访时说。同时他还半开玩笑地说,之所以对中国感兴趣,是因为他8岁的儿子科特有个“女朋友”是华裔。“她来我们家玩的时候,大家经常聊起中国的文化、饮食和风景,我们全都对这个古老的国度满怀好奇和向往。” 

  杰夫·昆斯第一次的中国之行给人们带来巨大兴奋之余,是不是还应该去思考这位拥有独到市场嗅觉的当代艺术家,只是到中国学术交流和旅行如此简单么。人们太过于关注杰夫·昆斯中国之行带来了什么,却忽略了杰夫·昆斯为什么要来中国,中国之行对杰夫·昆斯自身有什么影响。也许对于中国名胜古迹的游览能够为杰夫·昆斯的孩子们带来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参观艺术区以及同中国艺术家的交流经验,或许会为杰夫·昆斯下一步的艺术创作提供帮助。但是,杰夫·昆斯中国之行的真正伏笔可能是为中国的艺术市场埋下的。

  前不久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发布的欧洲艺术基金会最新年度报告《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揭示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和古董市场,结束了美国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报告由欧洲艺术基金会委托专业从事艺术和装饰艺术市场研究的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学的创始人克莱尔·安德鲁博士撰写。她认为,2011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去年的30%,;而美国则以29%的份额列全球第二;2010年即被中国超越的英国以22%的份额保持季军地位;而第四名法国所占的份额远远落后,仅为6%。她强调,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也许是近50年来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来华时机的巧合值得我们思考,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潜力也许是吸引杰夫·昆斯来华的真正原因吧。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